杨东辉:家纺产业集群用优势创盛世
对于环境的变化,战略思维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风起时有人修筑围墙,而有人却在制造风车。思维不一样,其结果定会大不相同。
二是多动症。在多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面对环境变化,很多企业不知所措,失去了自我。因为,很多企业在前10年赶上了发展的好机遇,赚了很多钱,现在情况变了,不知该怎么去赚钱了,看到别人做什么挣钱就跟着去做。这样的企业很多,到处挖井,投了很多资金,但没挖到水,资金链绷得很紧。很多企业就是因为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很快就倒下了。在这个时候,各产业集群的相关领导要能够及时为企业踩“刹车”,帮助企业理清思路,扬长避短搞特色。
三是盲动症,或者叫亢奋症。这部分企业有一定积累,雄心勃勃了,想纺织现在不挣钱,就改去投资别的。把自己熟悉的主业丢了,投到别的行业,还没等你熟悉,市场已变了,盲目的投资,有的血本无归,有的头破血流。这个时候,产业集群的领导要帮助企业冷静把脉,摸清病根,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
针对新形势推出新举措
我国产业集群从初步形成开始已经有10年了,甚至有的已是20年,特色产业集群从开始命名至今也有6年了。这6年产业集群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产业集群现有的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哪些资源还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还有哪些不配套,怎样去填平补齐?还有哪些重复建设,或者闲置资产和资源怎样去利用?在市场环节中,一些品牌怎样体现服务的价值,以个性化的服务来提升市场人气,促进繁荣?对此,杨东辉给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是他对家纺行业明年大环境预测后,提出的集群企业应注意实施的一系列措施。
把产品做到极致。为了更能说明问题,杨东辉给出了一个例子。他说,前不久,有家企业和外商谈判后产品成功提价30%,外商完全接受了,原因何在?原来该企业在质量上下功夫,不在质量上减成本,把产品做到极致,不仅提高了卖价,而且没有库存。与一些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巧,损失了质量、失去了品位,还丢掉了职业道德的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在与外商洽谈时,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我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些客户,如果你要找便宜的可以去找他们,如果要找好的产品就找我来。你先去找他们,没有合适的再来找我。”结果外商还是回到了该企业,使得该企业2008年的利润增长了30%多。
突出优势,摒弃弱势。竞争中,突显优势就能赢得市场,做他人不可替代的,而不是替代他人的。有家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以设计和独特的做工见长,本想增加20台织机从生产环节做起,经过认真分析形势后,决定首先把工艺做精,面料到外面购进,然后加上自己的特殊工艺,结果该企业发展得很快,在2008年现金为王的困境下赢得了主动。
为归核化而瘦身。归核化就是要突出主业,把全部精神投到主业上来,这是国际企业做强做大的趋势。有家企业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索性把一些综合性的服务外包,突出主业。在2008年这样一个困难情况下,出口额依然增长了40%多,利润翻了一番,2007年全年利润是6000万,而2008年1~8月份就达8000万,而且后4个月的订单早已排满。还有一些专门打品牌的企业,2008年的产品价格比同类产品价格高很多。企业在确定战略方面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坚持在这样一个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主动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战略调整。越是在困难时期,战略思维就越重要。
最后,杨东辉副会长果断地说,危机和困难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迫使我们转变和改变过去传统的思维、传统的做法来适应新环境。面对困境我们不能立足于挺,而是在于创,在于变,适应这样的一个新环境来发展自己。这也是家纺产业集群发展的真正出路,越是在困难时候,越要正视困难,充满信心。
您可能还关注
- 行业新闻
- 加盟指导
- 经商宝典
- 消费资讯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杨东辉相关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
品牌投资关注榜
- 10万以下
- 10-20万
- 20-40万
- 4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