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俊行蔡荣华:家纺的先行者
在广东家纺行业,蔡荣华被大家亲切地称之为“蔡头”,一个“头”字,简单却涵义深远,有信任,有尊重,有感激,还有依赖……他甚至开玩笑地说,华俊行可能不是我的名牌,但“蔡头”肯定是我最大的名牌。
认真:万里走单骑“丈量”中国家纺市场
蔡荣华出生于香港,于1969年创立了国际家纺品贸易公司(华俊行前身),业务伙伴已遍及美国、英国、荷兰、德国、法国等国家。1995年蔡先生来到珠海并逐渐涉足国内市场,1999年8月,华俊行在珠海开业,当时的公司只有4个人。
和很多香港人一样,蔡先生做生意本着诚信的原则,但却因对国内市场和风土人情不熟悉遭遇了很多“潜规则”,不但制约着华俊行的发展,也成为蔡荣华要打开国内市场的瓶颈。
于是,蔡荣华果断地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冒险的决定:自己开车走市场。怎么个走法呢?那就是一边装满货在车里,一边拿着客户给的联系地址和电话,挨家挨户地拜访一遍,他相信中国古老的“人情味”和自己的诚恳认真肯定能打动客户,为以后的合作奠定新的基础。这一走就走了两个月,行程25000多公里。路上,他和助手轮流开车,遇到不熟悉的地方了,就让当地人骑着自行车带路。连车也不通的市场,蔡荣华就坐在助手的自行车后走市场。虽然很辛苦,连客户都形容这为“送货下乡”,但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公司很快就打开了中国市场。蔡荣华风趣地说,自己不但是中国家纺行业的“世界导游”,也是世界家。
感性:十年如一日办公室花香弥漫
在广东家纺业内,流传着三个很善意的玩笑。第一个玩笑是蔡荣华应该开一间冲印铺,因为蔡先生喜欢照相,每次聚会,蔡先生总会派发上一次聚会的照片。在珠海华俊行的办公室,最特色的装饰就是大大小小的照片。蔡先生说自己喜欢照相,也有保留照片的习惯,对于每张照片的时间和人物更是如数家珍,他说自己是个怀旧的人,所以记忆力惊人。他甚至把朋友儿子画的一副漫画用相框装了起来,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墙上,以示对对方的鼓励和友爱,细腻如此,可能会让很多叔伯们汗颜。
第二个玩笑是蔡荣华应该开一间鲜花公司。走进珠海华俊行的办公室,到处都会有淡淡的花香弥漫其间,蔡荣华说买花是自己几十年的习惯,每天早上人还没到办公室,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打电话订花,“只是喜欢,为了让自己舒服就买了,几十年了,我花在买花上的钱应该都有好几十万了。”蔡先生的回答一贯地认真和坦诚。
第三个玩笑则是开一个服装店:因为不管出席任何场合,无论正式还是休闲,蔡荣华的服装总是很有特色,让人眼前一亮。他的服装,甚至是用公司的布料自己设计定做的,但却颇有特色,我们有幸参观了办公室里的更衣间,里面的东西整整齐齐,所有的衣服、领带分门别类地码着。蔡先生告诉记者,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现在很多家纺行业的老板都在办公室里面设置了更衣室,让他颇有小小的成就感。
敬业:七年住酒店培养员工当全面手
如今,蔡荣华担任中国家纺行业协会副会长已经8年了,在业内,大家有事情都喜欢找他解决,就像那个“蔡头”的亲切称呼一样,大家对他的依赖已经成为惯性,大家甚至对他提供的“服务”已经觉得理所当然了,为什么这么乐于担当这样一个吃力的角色?蔡头说,源于对布艺的激情和热爱,做了30多年的布艺,他把布艺当成了自己的终身职业,钱赚多少,对于他而言是一个数字游戏,但中国布艺的发展,却一丝一缕都牵动着他的心。7年了,蔡荣华一直住在酒店里,他说:“在珠海我没有家,公司和协会就是我的家。”
为了培养人才,从去年开始,蔡荣华放手让每个员工轮流设计公司每一季度的版房,这一次对版房设计的改革,他说一是想培养员工掌控全面的能力,另外也是给员工机会——他要让每个人都具备当老板的能力。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导员工:人要敬业而不是敬钱,人是为自己工作的,不是为钱工作的,只有这样,才可以成就大事。如今公司已经有了默契,对此他非常感动。
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在华俊行的办公室看到了敬业、激情、执着、内涵、温暖——几个大字,一个“温暖”直指人心,确实,蔡荣华是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入,而骨子里头敬业精神以及对布艺的激情和执着,这不但是华俊行的文化核心,实际上也是他个人的真实写照。
您可能还关注
- 行业新闻
- 加盟指导
- 经商宝典
- 消费资讯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相关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
品牌投资关注榜
- 10万以下
- 10-20万
- 20-40万
- 4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