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莲:缔造租金十年不涨
从20多年前放弃老家稳定的工作,到香港白手起家,和丈夫一起创立家具王国,秦秀莲的魄力和能力有目共睹。同时为员工津津乐道的,还有她的亲切随和。不管是为员工偿还债务,还是提携帮助同村人,秦秀莲像是一个隔壁家的阿姨,自然而富人情味。
梦想绝不轻言放弃
时间拉回到1972年的瓯海仙岩(当时属于瑞安),高中毕业的秦秀莲成为一名老师,这在当地是一份很体面的工作。秦秀莲对这份工作的看法却不仅如此。“心里一直有个梦想,想出去创业。做老师可以让我不停接触到知识,我当它是做充电准备。”她说。
当时村里有人偷渡到国外,劝秦秀莲一起走,但她拒绝了这样的方式,她想正正当当地走出去,堂堂正正地创业。1980年,秦秀莲认识了丈夫张长华,婚后夫妻俩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做木工的丈夫一个月收入有120元,加上秦秀莲的工资,家里有两辆自行车,还买了电视机、录像机等电器,两个儿子也相继出生。可在秦秀莲心里,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仍是她放不下的梦想。丈夫也支持她去实践梦想,于是夫妻俩继续积极寻找着外出拼搏的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夫妻俩得到了去香港的签证。丈夫先过去,秦秀莲和两岁的大儿子晚一年再去。“我是1983年3月9日出发的,先坐汽车,再换火车。好不容易到了香港,一看,当场就傻了。”原来,为了让秦秀莲放心,此前丈夫一直瞒着她,说自己在香港挺好的。但跟老家的舒适相比,夫妻俩初到香港的生活,实在很贫苦。一家三口租住在一个五六平方米大的小房间里,卫生间和厨房要和别人共用,家里什么都没有。上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路上很少有人讲普通话,对内地人也比较排斥,别说找工作,想要融入当地都很困难。
“那时候真的后悔过,不过就是一瞬间的念头。”秦秀莲说,大概自己骨子里就不肯服输,既然千辛万苦出来了,就得做出一番事业。没有时间叫苦,夫妻俩埋头苦干。张长华在一家家具厂做包工,秦秀莲在家打零工,剪线头、拼装电子表、补衣服,什么都做。每月赚几十元钱补贴家用,一边则一有空就带着儿子去公园、菜市场,学说广东话,努力适应当地生活。
冒险,换来机遇
这样过了8个月,夫妻俩存了一万多元。但这笔钱,在香港根本买不了什么,自己的事业,还渺无踪影。秦秀莲和丈夫商量,买部缝纫机在家做衣服,这样收入高一些。可租住的地方连台缝纫机都放不下。夫妻俩咬咬牙,借钱买下了居民楼顶的两间用来放废旧物品的铁皮屋,一家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此时的秦秀莲,开始做起了裁缝,从工厂拿货回来缝袖子、领口。她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其他时间玩命似地踩着缝纫机赚钱,一天甚至都跑四五趟去工厂取货、送货,每天背着蛇皮袋楼上楼下地跑。这样拼命努力下,秦秀莲每个月能赚五六千元。随后,她又开始到别人家里做成衣,收入更高了一些。
现在回想那时的辛苦,秦秀莲觉得,这些都是财富,全家人的财富。勤劳的硕果是甜美的。
在铁皮屋住了四年,夫妻俩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万元。有了这笔钱,可以在当时的香港买一套像样的房子,一家人舒舒服服地过日子。秦秀莲却不甘心这样。当初坚持出来,难道就是为了来帮别人打工的吗?
或许,夫妻俩血液中就有着温州商人爱冒险的精神。那时候,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开始在深圳、广东一带投资设厂。有人向秦秀莲夫妻俩建议,可以试试回内地投资。
要投资,30万元是远远不够的,要找人合作,而且投资很有可能失败,到时候辛苦存的30万元化为泡影。这个险,值不值得冒?夫妻俩的意见完全一致:投资,建一个红木家具厂。
“反正30万元是我们用双手赚的,大不了从头开始。”秦秀莲跟着丈夫,一趟趟去内地找地、招工,终于在东莞虎门租下了厂房,开始生产。秦秀莲觉得,自己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探索自己的管理模式
1988年,合伙人退出,属于夫妻俩自己的香港华兴家具公司正式成立。这个一直想创业的女性,终于有了一展拳脚的舞台。
当时,红木家具开始在国内市场走俏,如何打响自己的华兴隆品牌?秦秀莲选择了参加广交会,没想到一炮打响。订单越来越多,有了自己的厂房,设了自己的销售点,还不断有人上门要求代理。几年间,秦秀莲的销售网络覆盖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光广东省就有十几个销售点。
这时,问题出现了。“货款收不过来,代理点里卖仿冒的产品等等,问题明显起来。”秦秀莲大胆改革,决定全部改成直销。
从1995年开始,秦秀莲逐渐在全国各地设立华兴隆直销店。在这期间,以前的学生、退休老师、同村青年等陆续成为秦秀莲的员工,帮她一起巩固家具销售王国。到1997年,秦秀莲建成了自己的直销网络。
温州的华兴隆,成立于1997年。当时,温州还没有专业的家具市场,销售家具的店也很少。“投资6000万元开温州华兴隆,当然想过会亏本,毕竟温州当时家具消费档次还不高,但投资家乡,不能光想着能赚回多少钱啊。”秦秀莲认为,建一个专业家具市场,把香港、广东等地的品牌引到温州,带动温州的家具行业发展,这个意义远大于能赚多少钱。而事实的确是,华兴隆国际家具城的开业,掀开了温州家具行业新的一页。
在温州华兴隆,除了十年不涨租金这个“奇迹”外,另一大“奇迹”是,有相当部分员工从市场创办之初,就一直在华兴隆工作到现在。市场经理谷传濂就是其中一位。谷传濂原本自己开家具店,华兴隆创办时,他的事业正遇到挫折,欠下了不少债。他到华兴隆后,秦秀莲知道了他的情况,私下先为他还了债,让他安心工作。“认识还不久,她就这么放心你,信任你,让你觉得很真诚,所以大家都很服她。”
“用人不疑,你对员工好,他们自然会努力工作回报你。”秦秀莲说。
您可能还关注
- 行业新闻
- 加盟指导
- 经商宝典
- 消费资讯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相关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
品牌投资关注榜
- 10万以下
- 10-20万
- 20-40万
- 4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