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翼:占领纺织服装产业制高点
经常在纺织界各种高端学术会议上见到这样一个男生:他总是戴一顶黑色的鸭舌帽,背一个双肩书包,见到你会谦和地微笑,看着像个学生。走近了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纺织生物工程研究中心主任,TBIS 2011学术委员会主席李翼,这一届大会,他是主办方主要负责人之一。繁忙的会议间隙,李翼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向读者清晰简洁地解释了TBIS组织和纺织生物工程科学。
李翼
《纺织服装周刊》:TBIS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李翼:纺织生物工程及信息学会有限公司(简称TBIS)是一个在香港注册的,致力于培育、发展、促进生物工程材料、纤维与纺织品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与融合并研究纤维、纺织材料及服装对人类生物学、医学、行为与健康以及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影响的非营利机构。
每年一次的TBIS大会是国际高端学术会议之一,我们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做主题报告,并评选优秀论文。会议要求每篇论文都是原创、首发,并且每篇入选论文都要有至少两位专家和编辑的严格评审,作者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不合格即退稿,以保证会议论文的质量。会议形成的学术论文集对提高作者本人及其所在单位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都有较大影响。行业内在TBIS会议论文集发表论文的院校、企业单位和作者,在ISI数据库中都能够检索到。大会要建立一个科技创新的产学研交流平台,以打造中国纺织业自己的国际学术期刊品牌。中国纺织工业正在大步发展,我们要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占领学术的制高点。
《纺织服装周刊》:除打造了一个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之外,TBIS国际会议对现实地推进产业进步将有怎样的作用?
李翼:TBIS国际会议非常重视学术与产业的对接,针对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组织专题研讨会, 以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TBIS对纺织服装及其相关新兴产业的促进和提升更有现实意义和作用。如生物纺织品的功能,可能有的企业对它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这类产品的要求也不十分清晰,不知道该怎样进入或进一步提高。通过TBIS学术会议的交流平台,对生物医学要求标准是什么,会产品是什么,在国际上是怎么建立新的标准等,都有更新或更深入的认识,然后把材料创新、工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创新,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等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系统地调动和结合起来,从原材料、设计、产品、国际贸易到市场品质监控进行系统的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
《纺织服装周刊》:您怎样看待纺织生物工程的前景?
李翼:从全世界人口的需求来看,纺织生物工程的前景十分广阔,它是以人为本,根据人的最基本的生物功能需求如生物医学需求,去设计制作服装产品,开发新的材料,工艺,标准等,不只在中国,在全世界纺织生物工程都是很前沿的科学,它的推广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纺织服装周刊》:中国在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您觉得哪方面的科技创新是关键突破口?
李翼: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是21世纪科研领域的两大支柱学科,纳米生物医用材料正是两大学科有机融合的结晶,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技术材料,涉及亿万人的健康,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不仅是当今科研的重点和热点,同时生物医用材料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医疗保健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对纺织产业来说,纳米生物功能纺织材料与人造器官等医用装置,更是科技含量最高,附加值最高的领域,也是纺织生物工程最关键的战略制高点。
当前,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纳米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研究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备自主生产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品的能力。我们可以以纳米生物医用纺织材料作为突破口,以纳米生物医用纺织材料及其制品的自主创新为重点,占领这一本世纪科技和经济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实现我国从纺织大国到纺织强国的蜕变。
《纺织服装周刊》:您怎样评价TBIS 2011的组织工作和会议内容?
李翼:北京服装学院在 TBIS 2011国际学术会议中的组织工作做得很好,从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到各级领导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合作非常愉快。这次大会,北京服装学院充分发挥其特长,不仅服装设计和服装工程论文投稿较多,而且将服装设计和制作学术化、科学化和工程化,这也是此次会议的一个突出亮点。总体来看,今年大会收录的服装工程学术论文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服装工程科学化的深度也有明显的提升。
今年的TBIS国际会议举办得十分成功,非常感谢北京服装学院各级领导和广大师生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劳动。
您可能还关注
- 行业新闻
- 加盟指导
- 经商宝典
- 消费资讯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相关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
品牌投资关注榜
- 10万以下
- 10-20万
- 20-40万
- 4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