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裁缝淘金故事:"重塑欧洲纺织中心"
2012-2-1
中国工人干活快能吃苦
普拉托一家中国人开的纺织工厂
每天干十几个小时攒够钱自己创品牌
意大利专家说,中国人重塑了欧洲纺织业中心
普拉托市是意大利的纺织工业中心。近年来,这里成为中国人淘金的热点地区,活跃着2000多名中国企业家和一支2.5万人的劳动力大军。近日,记者采访了3名在普拉托打拼的中国人,他们的经历代表了当地华人创业的3个历程。
商会成员许秋林:中国商人的典范
39岁的许秋林(化名)是普拉托商会中惟一一名中国商人。他从事纺织业,有一家自己的服装加工厂。在当地人看来,许秋林是中国企业家的典范,因为他不让工人加班,而且按时纳税。
记者走进许秋林的工厂,感觉确实和一般的中国工厂不同。这里秩序井然,非常干净,衣着时尚的意大利女职员彬彬有礼地接待来宾。接待室的墙上贴着“向前”的标语,许秋林就在标语下和客户洽谈。
许秋林对记者说,他是16年前来到普拉托的,当时做皮革刀具生意。为了加强竞争力,他不断在产品质量上下工夫。现在,他的工厂生产的皮具和绒毛上衣品质上乘,价格适中,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许秋林的修养很好,脸上总是挂着宽容的笑。在意大利的中国商人中,许秋林是个佼佼者,他的工厂每年销售额已达到1500万欧元(1欧元约合10元人民币)。近来,他的生意又做大了,在上海又开了一家工厂,雇用300名工人生产成衣。
他的经历也许代表了中国人参与全球化的第三个阶段,即获得海外工作机会,进而渗透进去后,又返回祖国以低成本生产自己的产品。
您可能还关注
- 行业新闻
- 加盟指导
- 经商宝典
- 消费资讯
回复 216391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相关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
更多精彩等着你……
品牌投资关注榜
- 10万以下
- 10-20万
- 20-40万
- 4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