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亿掌门赵顺招与他的窗帘王国
浙商凭借敢为人先、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以小商品、大市场”的经营方式铸就了“中国第一商帮”的美名。在欧亿之家掌门人赵顺招的身上,这种浙商的传统创业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欧亿之家窗帘国际精品批发城位于北京著名的批发市场大红门桥,这座以零售批发于一体、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窗帘批发市场在华北、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窗帘市场都颇具影响力。提起今日的成功,赵顺招感慨万千。
十年磨剑重头再来
这是一个市场决定成败的时代,特别是在窗帘市场,飘逸亮丽的窗帘反衬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当记者问到赵总:“您认为您现在成功吗?”他谦逊地答到:“不能叫成功,我还要踏实苦干,向同行学习。”看似简单的回答却不难看出他良好心态,面对成绩,面对一手打造的窗帘批发王国,赵顺招依然平静如水。
1991到1993年这三年间,赵顺招经历了创业的艰难时期。那时他的还未涉入窗帘行业,只是在内蒙边境进行着服装买卖。边境贸易市场需求波动特别大,在一次皮衣的购销中,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从境内运往边境的皮衣一下子贬值,使得他不得不接受降价处理的无奈,而这一次的失利让赵顺招损失了几百万元。赵顺招并不甘心,他做出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去北京重头再来。
白手起家,二次创业的他多了一份倔强与坚持。到了北京,赵顺招借钱租了两间半房,开始皮衣加工生产。就是在这一亩三分地上重新开始自己资本的积累奠定了日后的成功。说起这段日子,赵顺招仍然有些激动。没日没夜“玩命”生产,寻求客户步履维艰……好在一切都挺过来了。通过苦干,到1995年底他的皮衣加工终于有了良好效益。
有了一定基础的赵顺招并没有放弃努力,依旧不断寻找商机。他发现周边有许多窗帘零售批发小摊点,杂乱零散。虽然顾客盈门,但商家实际销售效益并不理想,能不能构建一个平台把这些小摊点集中起来规划管理、集中销售、共同赢利呢?这样的想法促使他很快行动。他把加工皮衣挣来的钱买地,建立起一个专门经营窗帘零售批发的市场,集中化供销的模式也开创了北京窗帘销售市场先河。
赵顺招不断摸索窗帘销售市场的规律,客户需求什么,销售商在追求什么,他不时下到市场与客户沟通与销售商协商,力求做到供求稳定,互利双赢。2000年,赵顺招终于实现自己的心愿,在原有市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3000平方米的市场,取名“锦绣连发”,为窗帘行业建立起更大、更优化的销售平台。这一市场的成功,为日后赵顺招的窗帘王国——欧亿之家窗帘国际精品批发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细分获生机服务赢市场
如果说勤劳和刻苦是赵顺招发家的基本条件,那么超凡的胆识、魄力和长远的眼光则是帮助企业取得飞速发展,引领行业发展的必备因素。已经在北京窗帘市场立足的赵顺招并没有满足现在成就,如何依托北京,打开全国市场则成为他思考的问题。
赵顺招逐渐意识到,要想敲开市场也只有产品本身。而现在市场经营的产品形式太过单一,已无法适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他带领员工调研窗帘市场,他与窗帘厂商、销售业主多方讨论……调查后,他及时调整锦绣连发市场产品销售战略,决定将市场经营的产品细分,由单一窗帘销售变为以沙发布艺、窗帘布艺、酒店用品、床上用品为主的多点复合式销售模式,来满足市场需要,正是这样的战略调整使得他的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2004年,赵顺招在锦绣连发市场的基础上又打造幸福家庭布艺广场,这个广场立足国内市场涉足国际品牌,提出“幸福家庭布艺,让全家幸福”的口号,使得广场成为当时窗帘销售行业品牌领头羊。
2007年4月,赵顺招迎来人生创业的辉煌时刻,欧亿之家窗帘国际精品批发城在万众瞩目中建成开业。当记者问他如何能在窗帘市场上激流勇进时,他的回答很简短:“服务赢市场!服务就是要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在客户购买窗帘的同时融入合理购买建议和理性设计,并采取上门服务装点到家的一条龙服务,凡事从小做起,从细节入手,让客户享受购买乐趣的同时,体验便捷优质的服务。”
致身慈善感恩社会
树有根,水有源,喝水不忘掘井人。来到北京创业的赵顺招,经过十多年的艰辛努力,已经品尝到成功的果实。他深深地知道,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正是因为怀着感恩之心,他出资100万元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并建立了“困难老人援助基金”,意在协助政府部门帮助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的老人,为他们做点实事,让他们健康生活,安度晚年。
赵顺招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同时,也唤起更多的民营企业家为中国慈善事业贡献力量,他向记者表示:“社会这个沃土养育了我们,我们民营企业家应该怀抱感恩,关注社会,肩负新的历史使命,这个使命要求我们要用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审视自己,在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您可能还关注
- 行业新闻
- 加盟指导
- 经商宝典
- 消费资讯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相关新闻

扫一扫关注微信
品牌投资关注榜
- 10万以下
- 10-20万
- 20-40万
- 4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