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纺织城记忆
2013-3-4
西安的纺织城,六十多年前曾是一片丘陵荒原,后来建设成为西北最大的纺织基地,目前,纺织城又面临着综合改造。近日出版的《纺织城记忆》一书,记述了纺织城诞生和发展的历程。
1952年,国家决定在西安筹建纺织印染企业,经过选址,把厂址定在东郊原长安县狄寨区第十二乡郭家滩村。当时这一地区荆棘遍地,到处是乱坟岗。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建设,西北国棉三、四、五、六厂及西北第一印染厂等大企业在这片土地上相继建成,操着不同口音的青年男女从重庆、青岛、上海、东北和关中等地,汇聚到这里。到1958年,这里已发展为有10多万人口的纺织工业区。从此,纺织城的名头叫响,它也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发展为西北最大的纺织基地。纺织城曾创造出年产近八万吨棉纱、三亿米原布、一亿两千万米印花布的业绩,涌现出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一百多位。纺织城成为令西安人羡慕的兴盛之城、时尚之城,被誉为西安的“小香港”。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纺织城企业逐渐衰落。为了振兴这一区域,目前,纺织城综合改造已全面启动,传统意义上的“纺织城”将消失,一个新的纺织城将诞生。面对这一历史的转变时期,在纺织城三个企业工作了四十多年的三位业余作者杨大发、张克卿、严烈,决定编撰一部纺织城发展历程的书。三位老先生年龄加起来已240多岁,他们对纺织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他们认为,昔日的厂房和设备这些有形的物质虽然可以消失,但无形的记忆会长留在人们的心里。他们花费了近两年时间,几乎走遍了纺织城地域所有企业和单位,撰写了数十篇有关纺织城的文章,很是感人。
三位老先生的构想得到了灞桥区政府的支持,在灞桥区政协的组织下,将三位老先生撰写的文章连同纺织城各企业的有关厂志及广泛收集的资料,汇编成《纺织城记忆》一书。该书共50万字,并配发412幅照片,是目前记录纺织城发展历程最为全面的读本。
1952年,国家决定在西安筹建纺织印染企业,经过选址,把厂址定在东郊原长安县狄寨区第十二乡郭家滩村。当时这一地区荆棘遍地,到处是乱坟岗。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建设,西北国棉三、四、五、六厂及西北第一印染厂等大企业在这片土地上相继建成,操着不同口音的青年男女从重庆、青岛、上海、东北和关中等地,汇聚到这里。到1958年,这里已发展为有10多万人口的纺织工业区。从此,纺织城的名头叫响,它也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发展为西北最大的纺织基地。纺织城曾创造出年产近八万吨棉纱、三亿米原布、一亿两千万米印花布的业绩,涌现出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一百多位。纺织城成为令西安人羡慕的兴盛之城、时尚之城,被誉为西安的“小香港”。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纺织城企业逐渐衰落。为了振兴这一区域,目前,纺织城综合改造已全面启动,传统意义上的“纺织城”将消失,一个新的纺织城将诞生。面对这一历史的转变时期,在纺织城三个企业工作了四十多年的三位业余作者杨大发、张克卿、严烈,决定编撰一部纺织城发展历程的书。三位老先生年龄加起来已240多岁,他们对纺织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他们认为,昔日的厂房和设备这些有形的物质虽然可以消失,但无形的记忆会长留在人们的心里。他们花费了近两年时间,几乎走遍了纺织城地域所有企业和单位,撰写了数十篇有关纺织城的文章,很是感人。
三位老先生的构想得到了灞桥区政府的支持,在灞桥区政协的组织下,将三位老先生撰写的文章连同纺织城各企业的有关厂志及广泛收集的资料,汇编成《纺织城记忆》一书。该书共50万字,并配发412幅照片,是目前记录纺织城发展历程最为全面的读本。
回复 243590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