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倾斜下的未来领导力
世界是斜的——管理大师拉姆·查兰在他的新书《全球倾斜》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技术、管理和资本总体从北半球的发达国家向北纬31度以下的南方国家流动的今天,中国企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近日,《中欧商业评论》就中国企业打造国际化视野、领导者核心能力和企业管理思维转型等问题对拉姆·查兰进行了专访。
CBR:在《全球倾斜》一书中,你提到世界的经济中心已经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到快速发展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中国。对于企业及CEO来说,如何拥有国际化的视野?
拉姆·查兰:首先,世界经济总体来说正在经历一些主要变化,其中一个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机会日益凸显,它们有着巨大的人口数量,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次,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互联网驱动、数字化驱动、自动化驱动的生态,这对经济力量的转型带来了特别的影响。创新科技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眼下正在发生的。面对这些现象,无论处于新兴市场还是西方市场,有些问题永不过时、未曾改变。企业需要花力气去解决这些问题,以便让它们在未来仍占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企业也必须了解,在接下来的10~15年中,哪些是无法阻止的趋势?这些事情必将会发生,在上游和下游皆是如此。然而,一些企业可能会反应过慢、错失良机。
如果你坚信这些趋势会发生,那么你的企业定位是怎样的?如果你拥有一家消费品公司,你会看到在未来的10年里,将会有20亿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内部还会有更多细分,营销渠道也会因此而改变。所以现在的你应该怎么做?比如作为新手的你想选择一个国家做主要市场,而不是所有国家。这并不意味着要去选择那些人口最多的地方,这会增加你成功的难度。选择一个略小的国家,更容易完成目标。
做出选择之后就要做大量的功课。你必须知道为了在这个市场成功,必备的条件是什么。它的分销系统怎样?是不是必须以高档商品的形象进入?有没有其他需求?应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最后,你必须做出决定:今年我们需要采取哪些行动。如果我是一家美国或德国的企业,计划在中国研发一个产品,那么我也许应该立刻在中国建立一个研发中心。
CBR:面对变化的外部世界,CEO在进入自己不熟悉的新兴市场时,需要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在这个“不公平的商场”上做出聪明的决定?
拉姆·查兰:在过去,西方国家的人们总认为自己享受着经济优势、汇率优势,未曾想过这些有一天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事实并非如此。对于中国的企业家来说,在当今的机会面前有4点问题值得你注意:第一,聚焦消费者;第二,勇于创新;第三,优化产品;第四,吸引人才。
大约在20年以前,有一家西方企业派出了由年轻员工与中层领导组成的36人来到中国培训,为期整整4周。他们做了大量的访谈、考察,去了解这个国家到底正在发生什么。除了派遣员工,你也必须在当地寻找到合适的人才来协助你。仅仅读报告是不够的,必须去到那里、住在那里、观察那里、与当地人交流。如果能够学会当地的语言,那是锦上添花。
打磨“原始人才”
CBR:什么样的当地人才是最应该被企业看重的?
拉姆·查兰:要选择没有经验的人。很简单,“白纸一张”的人最好。然而,这些人必须有学习的欲望,这跟他/她有多高学历无关。其次,你要看他们的天赋,有人擅长数学、有人不擅长,两种人都需要。你需要一个高效率的培训项目,通过在职培训或者脱产培训,去打磨他们。在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你会发现很多企业家是没有学历的。他们曾经就是白纸一张,在学习中成长起来,如同孩子一样。如果你有这样的“原始人才”,并且十分好学,那么他/她一定会在培训中飞快进步。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九种最重要的领导力
管理者该如何做好授权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即,在向员工授权时,既定义好相关工作的权限范围,给予员工足够...
品牌,你够个性么?
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种联想。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主动或被动得到的讯息并非不足,而是过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联想的同质化...
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在这个无处不品牌的时代,无印良品却在“淡化品牌”。“简单”、“纯朴”、“禅意美学”。品牌悖论的背后,却赢得了无数拥趸。好...
解读纺服业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业提出“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口号,这充分体现渠道建设、服务终端的重要性。服装企业如何做好渠道规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