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类媒体文章为何误导消费者?
有两类消费者。一类家里需要装修、装饰的消费者;一类是花钱做宣传的商家。
一、对于想装修、装饰的消费者,媒体的误导在于:要求消费者成为装修专家,什么都要自己鉴别。这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说不可能,是因为装修材料有10万种以上,必要说消费者,就是家装公司也不可能完全自己鉴别;更何况,即使材料完全合格,还有整体环保、设计、工艺等因素呢?这样的意思,在我的其他文章中有更专门的分析。对此的一个基本概括是:金钱基本超支,精力基本耗尽,效果基本不满意,夫妻感情基本受伤害。
说没必要,是因为消费者花钱装修、装饰的目的,并不是成为装修专家,而是为了享受生活。难道因为茶叶中发现农药超标,牙膏中发现二甘醇,我们就得自己检验茶叶,自己检验牙膏吗?自己种茶叶,自己生产牙膏吗?
让消费者做那些既不可能,又没必要的事,还不是误导吗?
二、对于花钱做宣传的商家,一些媒体蜕化成了商家的促销工具,并没有发挥媒体的最大功能,也使媒体失去了公正性。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媒体宣传承载的功能主要是让消费者对被宣传的产品产生兴趣和好感。促销只是次要功能,实现销售,主要是商家的事。
放弃自己的主要特色,被动的迎合商家,这不算是误导吗?
出现误导的主要责任,在商家。商家不懂媒体,又想主导媒体。商家只会从商业的角度看待媒体的作用,希望实现眼前的利益。快速品、日用品的宣传效果客观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一些做品牌的商家也意识到了这样的危害,我了解到,有的商家也从媒体挖了一些记者到企业,负责与媒体的沟通。这样,客观上有助于和媒体的沟通。但是,记者一旦成为了企业员工,其考虑问题的角度已经发生了改变。与企业的关系太近,使得他们反而不能客观的介绍媒体,也不能客观的介绍企业。就象医生大多不给自己和自己的亲人看病一样。
期改变而言。目前的现实是,记者年轻,社会经验不足,行业经验不足。这个现实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既然是难以根本改变的事,从解决问题的角度讲,就没必要过分强调。
目前很危险的一个现实是,一些进入企业的记者,有意无意的协助企业误导消费者,推卸企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虽然对近期利益有利,从长远来讲,严重的伤害了企业甚至行业的品牌。北京家居业目前的困境大多是最近5、6年企业行为的必然结果。
就解决误导的内容角度看,媒体的宣传应该提倡“消费者成为选择装修专家的专家”。做选择专家的专家,比当装修专家更现实。就象一个企业老总通过中层管理基层员工一样。一个由老总直接管理基层员工的企业,除非规模很小,否则,效果一定很差。装修也是一样。除非装修非常简单,否则,介入装修越具体,麻烦越多,效果还越不好。
但是,从实现这种宣传导向的途径看,商家和媒体都要意识到各自的局限。最现实的一种可能是,出现一个既懂媒体、又懂行业、还懂营销、并且独立于媒体和商家的中介机构。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