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网
首页 > 行业 > 资讯 > 企业 > 青海高原藏毯:从后备军到出口先行者

青海高原藏毯:从后备军到出口先行者

 2007-10-23
 

    藏毯作为青海高原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然而,藏毯成规模的出口却是近20年的事。

    短短的20年,却也蕴含了藏毯出口从起步、上升、衰退,再到涅磐的前世今生。

  起步:完成出口指标的后备军

  提到藏毯,就不能不说青海。青海不单是藏毯的发源地,更是藏毯发展壮大的根据地。 〕

  中国藏毯协会秘书长王英虎告诉记者,在建国初期外贸出口的计划调拨时代,各地的地毯生产均依照中国土畜进出口总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完成。当时,青海还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地毯生产是在天津地毯进出口公司的指导下进行的,成品也统一使用天津地毯进出口公司的“风船牌”商标,由天津口岸出口。1959年,青海生产的首批2748平方米的地毯实现出口。

  此后,国家逐步将进出口经营权下放到地方。1980年,青海也获得了地毯的自营出口权,在1982年停止了地毯的调拨业务,并于1986年实现了藏毯的出口。

  “说来还是历史的巧合。”王英虎回忆,获得自营出口权,让青海拥有了主动性,但每年必须完成的中央下达的出口任务,着实让青海犯了难。青海经济落后,可供出口的产品有限,要完成业务量就必须增加出口品种。思来想去,藏毯成为用以弥补计划出口量缺口的出口“新产品”。

    虽然,藏毯在青海具有先天的发展基础,但藏毯出口的起步发展还是面临困难。由分散的家庭式生产转向产业化,还要让国外客商认识了解这个“新产品”。青海一方面组织生产,一方面借助广交会、德国汉诺威展等平台大力推荐,让藏毯在国门外得到认同。“一开始,藏毯只有德国的买家,但很快,藏毯出口就做到了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衰败: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诟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藏毯外贸发展还赶上了国家发展畜牧业的政策春风。在政策的推动下,藏毯在蚕豆、羊毛、活牛肠衣等众多农副产品出口中一枝独秀,迅速发展为青海的骨干出口产品,成为全省少数出口额超百万美元的骨干产品。

  但好景不长。1994年,为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当时的国家外经贸部对纺织出口产品实施招标管理,所有的纺织品,不分类别必须交纳一定的标费,方能出口。藏毯不如江浙一带的手工丝毯,行业平均利润仅在5%左右,要从微薄的利润中抽出标费的份额,让藏毯出口陷入困境。到1996年,青海藏毯业跌至低谷。当时,全年出口额从最好时期的600万美元跌至68.63万美元;半成品加工点由200个减少至20多个;从业人员也由1万人缩减到不足1千人。

  “但招标管理只是影响藏毯出口的因素之一。”王英虎介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经营模式和思维,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同时,企业之间的低价竞销行为,进一步恶化了青海藏毯的出口环境。此后,藏毯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涅磐:“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感悟

  随着国企的破产改制,民营经济逐渐在藏毯行业崭露头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海藏羊集团。

  成立于1994年的藏羊集团,企业老总张恒伟也是名老外贸,原来是青海土蓄产品进出口公司的地毯生产科长,长期在外跑业务,让他嗅到了藏毯出口的巨大潜力。

  当时,国内藏毯出口受制于体制诟病陷落低谷,但国际上的藏毯贸易却依然红火。尼泊尔的藏毯就深受手工地毯消费大国的追捧。但其实,尼泊尔的藏毯工艺也是源于中国。在中国藏毯还未批量出口的1978、1979年,尼泊尔的藏毯出口额已超过1.6亿美元。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景象让张恒伟深感不甘,更让他看到发展藏毯的希望。

    在藏毯企业破产改制的过程中,张恒伟买下青海地毯一厂,并在2001年投产。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不断加强的研发力度,加上体制灵活,藏羊集团很快发展成为青海藏毯业的骨干企业。企业出口规模迅速壮大,在1998年突破100万美元,2002年达到688万美元,2003年超1千万美元,2006年达到2216万美元,成为青海藏毯出口的绝对主力。

  改制为藏毯产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至1998年,青海所有的藏毯企业改制完毕,国有体制全面退出藏毯生产的历史舞台,企业数量也从十几家集中到4家。

  新起点: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

  现在正值藏毯发展的大好时机。

  2001年,青海省开始重视藏毯产业的发展,2003年将藏毯产业确立为全省重点发展的民族特色产业,将藏毯产业作为社会化系统工程,作为全省优势特色经济的一个亮点和朝阳产业,列入到“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3年以扶贫资金投入扶持,2004年确定对人员培训给于补贴。从2003年起至2006年底,全省共投入超过3400万元的扶贫资金。全省的半成品加工车间从2003年的80多个,发展到2006年的316个;相关从业人员也由3千多人增加至3.1万人。

  王英虎介绍,将藏毯产业确定为朝阳产业进行扶持发展,主要还是出于其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的考虑。数据显示,国家扶持农牧民养殖一头奶牛,平均要投入8千到1万元,能解决一个劳动力近800元的年收益,养殖奶牛的经济效益最快也只能在来年获得,农牧民还要考虑牛奶的销售问题。而发展藏毯产业,一副机梁的投入也是8千元,但当下就能带动8名劳动力获得年均3000元的收益。此外,从事藏毯加工,原辅材料、成品销售都由公司全权负责,公司还会派遣技术员和管理员参与指导生产,农牧民只需负责按质按量的完成生产即可保证收益。除了有效吸纳就业之外,藏毯业的发展还能解决大白毛的出路问题,还能提高牧民的收益。

  “现在是藏毯发展的转折点。”王英虎解释,有了市场和政策的支持,企业也干劲十足,纷纷抓住时机,抢生产、上规模,而相对忽略了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的开发力度。2006年,就出现了藏毯供大于求的现象,且供求之间相差两到三成的份额。

  此外,在产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新加入的农牧民需要实际的练习和一定的熟练过程。期间就会产生部分略有残次的成品,造成现货积压。而龙头企业藏羊集团的封闭式管理,也存在弊病。

  王英虎认为,中国的藏毯生产较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等藏毯主产区的分散、家庭作坊为主的生产先进,且已具备产业化生产的基础企业,以后应加强研发、扩展销路,发展市场,促进这一朝阳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扫一扫,转到手机阅读:

青海高原藏毯:从后备军到出口先行者
回复 114123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家纺网
阅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09013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14号
我们的服务 | 我们的优势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TAG标签 | 家纺品牌大全
Copyright (C) 2014 Hometex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推广热线: 021-61529598 61115182
网站服务热线: 021-61529577
市场合作热线: 021-6152958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品牌推广,招商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讯发布,新闻投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资料修改
家纺品牌 | 家纺资讯 | 家纺产品 | 家纺店铺 | 家纺招聘 | 家纺展会 | 家纺公司 | 家纺订货会 | 家纺加盟 | 家纺排名 | 家纺知识 品牌加盟
收缩
  • QQ咨询

  • QQ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 加微信咨询
  • 电话咨询

  • 400-80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