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真把手绢丢了吗
“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总能唤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人的童年记忆。然而,随着纸巾的普及,现在的中国人却真把手绢“丢”了。方便、省事的纸巾取代手绢的同时,能源浪费、二次污染及卫生隐患也接踵而来。
环保要从小事做起。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与《生命时报》发出共同的呼声:“广用手帕,少用纸巾,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商场、超市难觅手绢踪迹
日前,记者分别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大、中、小型几家商场、超市,发现销售手绢的柜台寥寥无几。在某国营商场内,听说记者要买手绢,售货员很惊讶:“现在还有人用这东西啊?我们都十几年没卖过了。一来没人买,二来利太薄。”她也表示,确实有人来询问过手绢,基本都是老年人。在日用货品齐全的大超市,手绢也早已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花花绿绿的纸巾和小毛巾。不过,记者最终还是在新世界百货某丝巾柜台找到了手绢。但它已不再是老面孔,而是向礼品化方向发展―――质地高档了,但花色却没以前那么多。一看价签,更吓人一跳,普遍价格在150元左右,最便宜的也要48元,都是日本和马来西亚进口的。店员称,有时三四天都卖不了一块,买回去也大多当礼品送人。
曾作为生活必备品的手绢如今哪去了?浙江一带规模最大的某手绢厂外贸部负责人许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每年生产手绢4800万条,98%直接出口,另外2%通过外贸公司销往国外。在国内,虽然一块手绢出厂价仅1块钱,却几乎没有市场。“而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一个月就能卖500万条。”国内最早生产手绢的江苏某集团副总李女士也感慨:“现在我们的产品全部外销,内销基本没有。”
据了解,我国现有手绢年生产能力约6亿条,每年出口4.5亿,留给国人消费的仅1亿条,目前,我国每百人年均消费手绢已不足一条。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晓红表示,目前全国很多手绢厂纷纷倒闭、转让、改产,数量从几年前的上千家锐减到数十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其他一些国家的商场,都设有近百平方米的手绢专柜。在日本,更是连小卖部都能买到手绢,日本人习惯用手绢擦汗、擦手。由于很多地方是榻榻米,因此不少女性会在跪坐后用手绢盖住脚,以示文雅。餐后,剩余点心也用手绢仔细包好。可以说,日本人生活根本离不开手绢。一次调查显示,日本人均拥有12条手绢,不少人习惯随身带两块手绢,一块用来擦嘴,一块用来擦鞋。
剪不断的手绢情缘
追溯起手绢的历史,就更久远了。我国先秦时代就有了巾,到东汉演变为手绢。欧洲最早的手绢出现在中世纪。最初,人们把它看作荣誉的象征。美国人也将手绢作为信物,赠给心上人;法国人的手绢形状最初五花八门,为折叠方便,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5年下令:“手绢每边长度相等”,沿用至今。
十几年前,每个国人几乎人手一条手绢;如今,这一“贴身之物”却渐行渐远。在28岁的李小姐心中,手绢早已成了童年记忆:“上幼儿园时,每个小朋友胸前都用别针别着手绢,五颜六色的,各式各样,方便老师给小朋友随时擦汗、擦鼻涕。做游戏时,还被拿出来当道具。现在闭上眼睛,仿佛还能闻到妈妈洗过的手绢上残留的淡淡香皂味,真让人怀念。现在的纸巾虽然有的也有香味,可再也找不回过去的感觉了。”
采访中,72岁的薛大爷掏出一块洗褪了色的手绢说:“我的口袋里每天都揣着它,坚持几十年了。擦鼻子、擦汗、包东西,样样都离不了。想当年,商场里的手绢柜台上摆放着各色手绢,可壮观了。但现在几乎找不到,想换块新的都难。纸巾虽然用着方便,可实在太浪费了。想想还是以前的一些习惯环保啊。”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