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品牌如何引爆流行
目前,许多外贸型的家纺企业开始关注国内市场的销售提升,纷纷抢代言人,在央视打广告,可为什么,代言人清了,广告打了,销量却没有与其快速的增长?
为什么促销上了,价格降了,售点还是门口罗雀?为什么专卖店开了,就是销售业绩不见起色?
事实上,这是家纺企业面临的拓展内销,面临的共同问题,整个家纺行业的竞争已经步入到了完全同质化竞争状态,价格战和促销战也此起彼伏。难道产品设计+代言人+广告+终端=品牌?难道做了完善的整合营销传播工作,就代表塑造强势品牌了吗?
以往的家纺企业往往关注品牌的推广和独到的建设,操作手段雷同,往往事倍功半,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忽略了消费者的认知特点和购买行为的研究,导致了大量的营销资源被浪费,得不偿失。满足于具体属性和功能结果的塑造,即便完成了销售,却因为未构成价值营销,而只能变成名牌,而不是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家纺企业忽略了一个根本背景:由于不是生活必需品,产品使用周期较长,消费者对此类商品缺少了解和有针对性的需求,,大多数消费者对于大件家纺用品(如:窗帘、床品的套件、地毯等等)的消费还很有限,一般家庭仅备置1—3套就够了,还不能像服装、鞋帽那样随时更换,只有极少数的家庭能够定期(1—3年)更换大件的家用纺织品。造成产品销售出现明显的淡旺季之分,结婚高峰期、节假日促销、乔迁装修期一般是销售高峰期,其他时段终端售点门可罗雀。这样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许多家纺企业在品牌推广中,难以解决的难题,单纯通过促销、价格折扣战也不能引起明显的需求放大。
那么,就没有办法了吗?以下一些通过消费者认知和行为的研究,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一、洞察主流消费群购买心理
让消费者成为你终生的顾客,众所周知,购买家纺类产品的消费者大多数是女性,女性的购物导向及需求,直接影响整个家居的形象。商品的流行大多是随女性的审美观的变化而变化的。对大多数女性来说更关注美丽、年轻以及家庭和谐美满。对此产生的焦虑值得家纺企业的反复分析,对女性这种特殊的心理焦虑,有些时候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往往以我为主,在产品的观念上让女性消费者接受这一产品所要表达的诉求,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行为。我们不能强求或着要求女性消费者购买我们的产品,接受我们的观念和文化,恰恰相反,必须迎合他们这样一种心理,不要试图改变她,因为那不是我们市场营销人员做的事情,那是社会心理学家想的问题。我们只要启动这个心理焦虑过程。让女性不由自主的按照本能行动,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太太口服液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他在对女性深层次焦虑,以及情感关怀上似乎没有做到恰如其分的渲染和烘托。在对女性这样一个广大的亚文化群体中,培植自己中是顾客群体,不仅仅在于产品的质量,而在于产品以外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往往忽视了,这就是生活形态与价值观,消费者内在隐藏的事实,它的终极价值,可以归纳为幸福感,它是一种主观感受,包括对生活条件的满意感和作为正向情绪的快乐感,人的幸福感受特定的财富状况、性格、年龄、婚姻状况和社会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对家纺企业来说,掌握目标消费群这种的特殊的情感,加之利用和放大,是很有必要的,因此在选择品牌代言人方面选择诸如刘嘉玲、李嘉欣可以表现某些品牌内涵,但忽视了消费者的感受价值,这些明星都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形象,缺少和消费者深度沟通,与自己内在价值不相吻合的情况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的一个“没有牌子“的家纺品牌无印良品却日均突起,成为席卷亚洲的知名品牌,原因在于就是他们洞察了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在消费者生活形态入手进行深度的实践,发现众多的消费者已经厌倦了浮夸攀比的生活方式,向往宁静节约的生活,因此,无印良品的设计师考虑的不只是一间贩卖服饰、杂货、文具等的一般商店,它更是以「生活型态提案店」来自诩。生活型态提案店,这听起来有点玄的名称。消费者到无印良品购物,不再只是购买商品本身,而是品牌背后所欲传递的一种简约、自然、基本的生活型态。当消费者发现原来看似简单的商品,也可以兼具质感与美感时,本来只要买笔的顾客,可能接下去购买笔记本、衣服、零食、甚至家具等。藉由这些商品,落实了心底原本对简约生活的向往。例如一般日式零食的包装,通常是精美且多层次;但无印良品的原料虽是处处精选,用的却是简单透明的包装,以符合其简约、 自然的基调。
二、打破行业标准,建立深入人心的品牌体系
建立有效的品牌定位和区隔,是家纺企业持久获得销量的关键。纵观国内目前家纺企业的品牌运营质量和运作水平,和整个行业发展状况一样,基本上还初在草创期,投资不少,成效不大。粗放式的品牌营销手段,明星代而不言,言而不明,产品款式同质化,传播推广模式单一,品牌定位风格的未能得到充分演绎,将直接影响各个家纺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我们发现目前国内主要的一些家纺企业,尽管已经初步具有的品牌建设的意识,纷纷对自己的品牌和款式进行了定位,如下图:
但即便在这样的一个定位基础上,是否能真正体现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到目前来看,还做得远远不够,差强人意。如博洋这个首先提出“家纺”行业概念的企业,品牌诉求是“生活点精品”,真的做到精品了吗?很多业内都知道他家的产品,不少是从南通叠石桥进来的大路货,本来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定位就这样被糟蹋了,可见经营者品牌观念还仅仅停留在打打广告的层面上,忽视了品牌初级运作阶段,必须还是以产品品质为基础的,脱离了产品,只能把浮在上面“品牌”做空,结果是很危险的。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玉娜”--来自“雪都”阿尔泰的驼绒家纺品牌
...
明远创意生活:亮相首届“中华织造大会”传递东方自然美学
2022年12月30日,首届“中华织造大会”通过多角度、深层次探讨新时代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创造性转化...
“华彩重现”--夏尔小镇2023春夏新品发布会云上举行
12月19日下午,夏尔小镇(Cieltown)2023年春夏新品发布会在其抖音号举办,由夏尔家纺产品总监朱玉玲、设计师李...
罗莱生活发布碳中和愿景,以绿色引领家纺行业可持续发展
8月1日,罗莱生活发布企业碳中和路线图,力争在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
杜绝双标,公平竞争,成分标注“迭代®涤纶”是维护纤维正常竞争的公平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产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他们绝大多数产品质量优秀、技术领先,很多产品无论成分、还是品类,在国内市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