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品牌真的需要明星代言吗
二,当今家纺业需要的不是明星,而是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请明星代言,不过是一个战术手段。当今的家纺行业,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战术手段的缺乏,而是在于战略思维的缺乏。想用一种战术手段去解决应该由战略思维去解决的问题,那是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的。
对家纺行业有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家纺行业现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第一,产品同质化:由于设计能力的缺乏,现在国内的家纺产品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创新还很有限,无非是多几个颜色、花型、款式、造型,新品类的开发很少,在同一层面上展开激烈的价格对抗,也就不足为奇;
第二,行业整体性教育不足:主要是家纺消费者的不成熟,消费者对家纺的消费意识不成熟表现在重产品外观而不重品牌,也不知道有什么品牌;
第三,家纺品牌的空心化:大部分家纺企业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除了少数几个品牌有自己明确的产品风格外,其他大部分品牌基本同质化,只是在品牌概念上做了粗略的细分;
第四,渠道的只“圈”不“管”,渠道不赚钱:在实际的渠道扩张中,众多家纺企业只“圈”不“管”,只“招”不“服务”,采用最粗放的管理方式在维护渠道,导致有的品牌终端流失率甚至达到了40%。
从以上问题可以看出,家纺行业真正存在的行业性问题,不是能否有明星代言的问题,而是企业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中国家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笔者以为,应该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强化产品设计的能力:任何想做品牌的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风格,那么,这样的品牌就犹如建立在沙丘之上——不牢靠;只有那些拥有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品牌风格的产品的企业,才有可能在将来的竞争中胜出;换一个说法,就是当消费者经过您的店铺门口的时候,只有消费者能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您的品牌的产品,这样,您的企业才可能成功;
第二,向上游延伸,即控制印染环节:家纺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行业,要做品牌,必须过批量生产关,在这一关口,家纺企业有可能会面临质量控制的困境,而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印染,而不是传统的缝制。也就是说,不拥有规模优势和生产优势的企业,不注重产业链扩张的企业,不能控制印染质量的企业,将很难拥有行业优势地位;
第三,家纺行业要提升渠道服务水平:家纺业当下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加盟商难以赚到钱,对于一个正处在上升期的行业来讲,渠道赚不到钱,家纺企业也不会好过,这就是如今家纺企业招商越来越难的根本原因。基于此,家纺企业必须想尽办法让加盟商赚到钱,为了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对渠道的服务,实施渠道重心下沉,真正为经销商用心服务,帮助家纺加盟商开店、开好店、赚到钱。上海超限战营销策划机构在帮助上海彩翼家纺做策划时,就针对行业这一现状提出了“开一家,成一家”、“保姆式服务模式”的营销策略,结果就受到了广大加盟商的热烈追捧,市场开拓十分神速。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以上家纺业的三个核心竞争能力,又有哪一点跟明星代言有关呢?有鉴于此,与其企业耗费巨资请明星代言,还不如用同样的代价,好好地把自己的研发设计能力加强,如此,才是解决企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所在。
如果不能找到行业发展的根本所在,而一味地在表面上下功夫,耗费企业本来就有限的资源,这真的是得不偿失的。
三,家纺业不能再陷入惨烈的“红海战”
2005年以来,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这两个问题,成为悬在微利经营中的中国纺织企业头上的两把利剑。
近年来,中国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涨:
原材料成本上涨;
生产成本上涨;
煤油电价格上涨;
人工成本上涨;
行业重复性投资高位增长:加剧行业竞争;
行业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
另外,人民币不断升值又让在微利中挣扎的中国企业雪上加霜:
人民币快速升值;
出口退税率下调;
存贷款利率提高;
节能减排投入增加;
贸易摩擦风险加大;
出口越多,亏损越多……
以上一系列的行业性危机,发生在中国的很多行业。中国纺织业就尤其情况严峻。
中国纺织行业过去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法宝:低廉劳动力成本和高比例银行信贷。而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同时失去了这两个法宝。
2007年汇率上升了7个点、劳动力成本增加了20%、出口退税下调了2个点、生产资料上涨了3%-5%。2007年的前三个季度,据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超过2/3的企业低于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0.61%,总亏损额达到99亿。
到了2008年,随着宏观调控和银根的紧缩,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危机爆发,将有1/3企业面临倒闭。
当今的中国纺织业,基本上都处于“三大(规模大、成本压力大、产能过大)”、“三低(低端、低价、低利润)”的境地,如此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粗放问题异常突出。
这正如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国家经济战略的指导下,中国纺织业包括家纺业更有必要按照国家总体经济战略,来调整自己的战略走向。
所以,超限战策划机构认为,中国家纺企业的战略营销时代到来了。
从现在开始,家纺企业应该从量变转型到质变。所谓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不在于以低价竞争获得量上的扩张,而是注重质的提升,进而实现企业的做大,即“高利润地做大规模”。另外一个方面,家纺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找到自己的利润区,摆脱低利润甚至无利润的危险处境。
所谓的“比拼广告”、“请明星代言”,如果是第一家这样做,那是抢抓了市场先机;但是,当今的家纺业,这些招术在行业内都被使用过无数遍了,还想依靠这种战术性手段取得成功,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有的家纺企业一年的销售额都不够大,一年的利润都难以请到一个大牌明星,却还一味地陷入比拼明星代言,真的是请明星不要命了。
如今,仍有很多家纺企业都在忙着请形象代言人,都在步罗莱的后尘,好像罗莱成功了,自己跟着学也一定能成功,却没有看到整个家纺行业品牌竞胜的关键驱动要素已经发生位移。
过去请个形象代言人就算是品牌运作了,现在你要出位,首要的是品牌战略规划,产品设计能力、渠道服务能力、产品批量生产能力,缺一不可,少一个环节,品牌力就无法充分发挥出来。
而一窝蜂地比请代言人、打广告,实际上打的是一场惨烈的“红海战争” ,打的是一场“拼体力的战争”,依靠的是“拼资源”,依靠的是“拼成本”。这样的行业竞争整体性后果,已经在中国纺织业、出口业中验证了最后必然是悲惨的结局。
过早地透支行业利润,过早地拼资源,过早地打红海战,这对整个家纺行业都是致命的威胁,希望这能够引起家纺企业的重视。中国的保暖内衣,为什么仅仅发展几年时间,就过早地变成夕阳产业,就是因为它过早地透支了行业资源,而其中,就有疯狂比拼明星代言人这一杀伤性手段。
综上所述,笔者建议家纺行业不要一味地陷入请明星代言的旋涡中,它只是一个战术性手段,不值得企业投入如此之大的财力和精力去重视它;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加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从战略思维的高度,去打造家纺品牌。
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用在当今的家纺行业,那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玉娜”--来自“雪都”阿尔泰的驼绒家纺品牌
...
明远创意生活:亮相首届“中华织造大会”传递东方自然美学
2022年12月30日,首届“中华织造大会”通过多角度、深层次探讨新时代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创造性转化...
“华彩重现”--夏尔小镇2023春夏新品发布会云上举行
12月19日下午,夏尔小镇(Cieltown)2023年春夏新品发布会在其抖音号举办,由夏尔家纺产品总监朱玉玲、设计师李...
罗莱生活发布碳中和愿景,以绿色引领家纺行业可持续发展
8月1日,罗莱生活发布企业碳中和路线图,力争在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
杜绝双标,公平竞争,成分标注“迭代®涤纶”是维护纤维正常竞争的公平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产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他们绝大多数产品质量优秀、技术领先,很多产品无论成分、还是品类,在国内市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