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死的纺织企业过冬不易
当一个行业内的企业接连报亏和倒闭,行业协会便会大声疾呼:“冬天来了。”
纺织行业有超过1/3的企业只能用“死亡”来表示对行业冬天的抗议,那些没死的企业,为了生存,开始使出浑身解数,用不同的方式寻找“过冬”的办法。
雇“商业密探”
外贸型企业为了求得生存,主动占领欧美市场,开始雇用“商业密探”。这一新兴行业也因为“冬天”来临,而日渐火爆。
纺织工业协会是最先喊出进入“冬季”的行业协会。前段时间,纺织服装上市公司的 2008年中报陆续公布:2008年上半年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整体呈现盈利下降和收入增长相背离的局面,盈利同比下降的公司占行业总数的 50%左右。
纺织工业协会早在4月便上书国务院要求提高行业的出口退税,然而最终只获取了两个百分点的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协会副会长高勇向记者表示:“政策救市的能力已经非常有限。”
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无力“过冬”。
在一次调研中,纺织工业协会高级项目经理韩佳升得知,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工厂已经变等待机会为主动出击,其中最关键的手段就是雇佣“商业密探”。
由于江浙一带的大型纺织工厂密集,为了寻找美国的买家,“江浙一带的工厂现在开始以月薪1万美元的价格雇佣美国当地的行业人士,替他们在美国寻找商机。”韩佳升透露。
中国工厂雇佣的美国商业人士标准很高,“这些人要和美国的各大销售商有着良好的关系”,“要经常去逛商场,要发现美国市场上的某些纺织产品存在着高价,而中国产品又占有绝对的价格优势”,“最后把中国的产品引荐给零售商”。
最初,每月1万美元的雇佣费用,在中国工厂眼中,属于比较高的薪酬,但是后来进行核算,发现这要比工厂去美国参加各种展会,或者等待贸易商主动敲门的成本要低很多。
这些商业密探过去都是和中国工厂有过合作的贸易商演变而来,但是过去的贸易商是靠中间转手加价生存的,而变身为商业密探后,他们则开始领取固定的工资。
据了解,一家中国工厂通常会雇佣一到两个商业密探,有的专攻大型连锁卖场,有的则专注某一类细分产品的渠道。“一般连续两个月没有‘业绩’的话,中国工厂就会考虑换人了,并去挖掘新的商业密探。”韩佳升表示,“商业密探最终靠业绩活着。”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