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从出口转内销有可能得不偿失
外贸企业从出口转内销,方向是否正确?它们是否能够成功?业内人士展开了激烈讨论。
正方:细分市场可获突破
法国巴黎证券(亚洲)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师陈兴动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现在的状态是国家不需要这么多的出口,需要的是开拓国内市场,多为国内消费者生产。“我们现在需要思考到底要提高谁的消费水平,是中国人而不是美国人。”
陈兴动认为,这些企业的出路在于找中国人的需求,以前这些企业想的都是如何去满足美国人的消费需求,从来没想过去满足中国人的需求,“不要以为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永远不行。”
陈兴动认为,从消费角度讲,可推动的是农村消费和公共消费。1998年以来,农村消费增长始终低于城市消费和公共消费。这几年,公共消费的增长跟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基本一致,但速度较慢。
近10年,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副主任李健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少数企业转产、倒闭属于正常的产业调整,“我们的加工企业在过去10年都在赚中间环节,这种按订单加工的模式不会考虑市场,也不需要开拓市场,所以这些企业的生产环节缺少研发和设计。而事实是,利润的大部分来自技术、研发和营销环节,加工组装只赚了很少一部分。”
李健认为,满足国内庞大的中等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外贸企业转型的一条出路,“需求分很多层次,国内消费者需要的是性价比高的商品。我们的企业不要丢掉了低成本的优势。”
反方:开拓新市场成本高
但不少专家认为,出口转内销仍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国金证券纺织行业分析师张斌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销售客户的转移难度很大,各个市场产品技术要求不一样,资金往来、信誉的开拓都需要很长的过程。“开拓新市场的成本太高,还不如关门停业。”
对于玩具企业来说,加工贸易在玩具企业中占50%,如果转型做内销,从生产到销售的一整套营销策略、产品设计过程都要转换。玩具本身是微利产品,花大成本去做研发和设计,可能得不偿失。
中国第一纺织网总裁樊敏则认为,今年前3季度国内对衣服类消费支出掉到了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所以,外贸出口的下降用内销来补,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报告指出,在实际收入增速下降的同时,粮油等基础生活必需品价格持续高涨,也影响了服装等非必购品的支出。根据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销售统计,1~6月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销售总额531亿元,若剔除价格因素,服装销售数量增长仅为11.9%,同比回落了3个百分点。服装销售金额增长20.9%,同比回落了1.6个百分点。总的来看,我国服装内销市场呈现需求低迷、销售不旺的态势。
建议:要有各种心理准备
一位食品专家表示,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外销转内销的食品企业如今面临“双重打击”。除遭遇金融危机外,因“三鹿事件”,整个行业正面临质量安全的信任危机,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消除。因此,企业必须加大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投入,尽早消除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外销企业转内销,必然要面临市场定位、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建设等许多方面的挑战,要做好这些工作非一日之功,企业要有心理准备,在当前资金普遍紧张的情况下,要将钱用到该用的地方,打造自身品牌,这样才能提高和经销商谈判的筹码。
这位专家还提醒说,因企业纷纷转向内销,未来市场可能出现产能急剧放大的情况,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企业需提前做好准备。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