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纺织业突破金融危机途径分析
5、进口棉滑准税,企业税赋加重。从2008年开始,滑准税降低了1个百分点,但进口棉价格仍高出国内市场1063元/吨,况且国内棉花价格已经比去年同期高出1000多元/吨。据测算,2006-2007年,企业进口棉滑准税率实际上平均达到了10%。进口棉长期大大高于国内棉价,失去了滑准税存在的意义,但起到了加重纺织企业税赋的作用。据调查,项城棉纺织有限公司,该企业在全省同行业中属上等水平,设备国内一流,部分关键设备国际一流,纺纱规模10万锭。2007年共生产各类棉纱18000吨,实现利润1600万元,上交税金3000多万元,产品质量达到乌斯特公报25%以上水平,产销两旺,产品在市场上有良好的口碑。但2008年以来,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原料棉花较去年同期上涨了700-1000元/吨,工人工资每人每月涨100元,电价每度上涨0.0306元,折合吨纱成本上涨500元。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企业生产步履艰难。2008年1-6月份,该企业仅实现利润1万元,处于亏损边沿。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上不去,销量也上不去,过去是畅销,现在是滞销。即使降价,产品也不好卖。今年7月已停产25%;最近,企业又召开中层以上干部大会,明确表示:从8月1日起停产5万锭,职工放假,停产规模达到50%。这是全省纺织行业中很好的企业,企业机制好,干部职工队伍稳定,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产品质量好、档次高。该企业尚且如此,其它企业的困难可想而知。
2008年,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首先波及到纺织行业,美国经济衰退后,自然加大了对本国贸易保护措施,从而减弱中国纺织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具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纺织行业整体平均利润率是3.9%,再加上出口退税有所降低,人民币升值必将使纺织企业本来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
三、河南纺织行业突破困境的途径
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公认来自“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而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和投资,经济外需依存度一度高达70%,在全球经济明显衰退、出口增长受阻的大背景下,启动国内市场需求以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变得现实而紧迫。
1、通过民生投入拉动消费。目前,中央已明确提出切实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的政策导向,各级政府部门也在全面落实中央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的各项政策,民生取向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投入的重头戏,扩大内需,无疑也是河南纺织行业的方向和重点。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人均纺织品消费量从2000年7.5公斤增长到2007的年14.6公斤,纺织行业内销比重也由2000年60%提高到目前的70%。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人均消费水平30到40公斤,是我国目前水平两倍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纺织品内需市场潜力依然巨大,而13亿人口的庞大消费总量决定内需市场必须依靠本国纺织产业来满足,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通过提高消费水平增加需求,其能量可想而知。于此同时要挖掘广大农村市场,农村既为纺织业提供市场又提供劳动力,将投资方向、扩大内需多与群众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与群众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想方设法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增加群众就业机会。农民有就业、有收入了,消费的欲望才能增长,纺织服装产品才有更大的市场。内需市场扩大政策不断发挥效应,将会成为纺织行业发展的引擎,并成为纺织行业走出目前困境并实现进一步提升的根本动力。
2、以自主品牌促进消费。纺织品不可能没有市场,关键是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加新品种,提高产品的质量,开拓新的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提高竞争力。也就是说,在今后纺织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把精力和有限的资本投向科技和品牌,即通过调整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来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是促进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和经济发展后劲的有效途径。以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提高科学技术和品牌的贡献率,是化解发展瓶颈问题,建成纺织强省的两大动力。
3、抓住机遇,顺利承接梯度转移。河南位居中部,是东西经济过渡地带,也是沿海经济向西部转移的重要着力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纺织业的发展正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在这次转移中,河南的重要位置十分突出,要充分利用多方优势。首先有着辉煌的纺织工业基础;其次拥有庞大、熟练的纺织产业队伍;第三有多家纺织机械制造企业;第四有深厚的纺织文化底蕴,并已形成布局全国的市场销售网络。依靠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纺织企业重新崛起,前景光明。
4、因地制宜,群带发展。以郑州为例,曾几何时,郑州曾经是“全国六大纺织基地”之一,国家于50多年前投资1.76亿元,在郑州市相继建成了6个(1、2、3、4、5、6)国家全能大型棉纺织厂,这些棉纺厂50年来累计为国家创利税71亿元,纺织行业成为郑州市的主要支柱产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8年,在郑州市政府的统一运作下,郑州西区老纺织工业基地进行了“整体搬迁”,在拆除的同时又在郑州市西南部新建了纺织工业园。郑州纺织产业园作为郑州市重点工业园区,无论是规模水平、招商引资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走在了郑州市工业园区建设的前列。该园有15家企业19个品牌,拥有4层以上的标准厂房,集纺纱,织造、染整、纺织机械制造、制衣、产品展示销售、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完整纺织产业链初步形成,郑州纺织企业将再展雄风,再铸辉煌。
5、整合资源,突出优势。首先是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推动重点科技攻关、研发成果转化和推广,推进全行业产品差异化水平,从纤维材料、生产工艺装备到最终产品,加大企业自主研发强度,提高产学研和产业链集成创新水平,加大技术改造规模,大力普及先进工艺和产品功能、性能创新,提升质量档次。其次是应对跨国垄断性品牌的压力,要靠加快自主品牌培育和扩展,提倡技术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力的有机结合,促进质量、创新、快速反应与社会责任四位一体的品牌文化建设,构建品牌设计、生产和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国内品牌供应链和价值链。目前,本土品牌已经占据国内大众消费的主体地位,同时国际市场站住脚的中国自主品牌也陆续增多。第三是面对占行业99.4%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对当前占行业总数2/3的困难企业和广大规模以下小企业,加大公共服务,提高产业集群社会化功能,在质量、研发、信息化、物流与市场、培训,节能减排等领域发挥创新服务平台作用,使结构调整平稳深入有序地推进。
6、抓住机遇,化“危”为“机”。金融危机将带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机遇,有利于中部纺织企业吸收利用国外更多先进技术和管理,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对于一些优势企业来说,目前也正是发展品牌、扩展产业链、继续发展壮大的有利时机。有自主知识产权、性价比高、有创新能力、有品牌、有品位的产品仍有着充分的发展空间。河南纺织行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技术和品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低效率,高能耗.高污染的低水平初加工能力得到有效限制和淘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以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为主体的产业竞争优势,构筑起符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的产业发展模式。同时,也要求企业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技术进步,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河南纺织工业要实现纺织强省的目标,必须破解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以扩大内需为发展方向,综合考虑资源问题,环境问题,降低或控制成本问题,中小企业提升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构建跨国供应链问题,形成跨国大企业的问题,等等,要靠增强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大行业硬实力和软实力建设,提高科学技术与自主品牌的贡献率,在全球经济下滑和经济危机的阵痛中,积蓄力量,谋求发展。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