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影响有限
2月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并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这次是在前两次提高税率的基础上再向前“走一步”,对出口企业缓解压力会有一定作用。短期来看,出口退税率调高至15%以及中央将建专项资金重点扶持技术改造项目等措施具有实质性意义。
然而,笔者认为,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提高1个百分点对行业本身的影响有限。
首先,从行业静态的利润计算,该项措施的实施为整个行业将带来5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虽然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市场人士普遍认为对产业实体的意义并不大,仅是一场“毛毛雨”。
其次,纺织行业形势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部需求减少。由于2008年金融风暴突袭,纺织品需求跌入低谷,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笔者曾向一位从业几十年的纺织界资深人士求证,据其介绍,他所在的企业2008年出口订单较2007年萎缩了接近70%。不仅如此,国际纺织业市场总需求的萎缩和新兴国家纺织行业的崛起已经形成了一对尖锐矛盾,各国纺织行业因竞相降价而陷入了恶性循环。虽然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助于提高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但却改变不了需求萎缩的大背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也会随着其他国家的效仿抵充。因此,该项措施仅为短期利好,不是长久之计。
再次,纺织企业能否吞下这57亿元的净利润尚未可知。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2008年纺织品出口的平均单价较2007年下降了20%以上,而出口退税率仅提高一个百分点,无法弥补因降价带来的利润损失。另一方面,国外经销商很可能以退税上调为理由,再次压价,从而让该措施成为他人压价的筹码。
最后,提高出口退税率有可能导致欧美国家更强的贸易围堵。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和欧盟纺织品市场需求大幅回落。中国在提高出口退税率后,个别国家可能会以担心中国纺织品在今年出现出口“激增”为由,要求其政府与中方续签协议或对中国纺织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由此,接踵而至的贸易保护措施很可能使中国纺织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特别是随着中美纺织品协议到期,中国纺织品出口有可能再次造成量增价减的局面,且这一局面至少在未来1至2年内还将持续下去。美方很可能会利用特保、反倾销施等手段对我国纺织品实施限制。
总的说来,国家的种种政策重在树立信心,而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加强技术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使纺织行业通过这次结构调整提高整体竞争力。国内纺织企业倘若仅仅寄希望于依靠国家提高出口退税率是根本不可能走出困境的。只有通过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打造企业自身品牌以及延长产业链才能使企业真正走出危机。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精品鹅绒被》标准出台,快看看你买的被子达标了没?
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起的《精品鹅绒被》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详情附文...
三千多元买四床廉价柞蚕丝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质监局“纤检进社区”活动走进农大社区,为市民免费讲解鉴别絮棉制品、蚕丝制品的知识,并现场帮市民做鉴定。...
黄岛检疫局现场检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一批入境棉花进行口岸现场检疫黄岛口岸是全国第一大棉花进口口岸,黄岛局采取多项措施,...
上海集中销毁不合格进口服装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集中销毁了近期查获的不合格进口服装和仿真饰品,共计销毁110批次、16710件商品,货...
明超举办贺新年大型活动
为了庆祝明超家纺2011年销售业绩实现了突破性增长、全面促进2012品牌升级,趁跨年迎新之际,公司总部整合旗下梦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