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个“布艺福” 喜中有愁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是一种以布料为原料,以剪刀代替画笔粘贴而成的装饰画。它采用不同色彩、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布块,通过布缝和补花布饰工艺,创造出具有浮雕感的手工艺作品。
自小爱做手工的徐大姐,在下岗之后,将爱好发展为事业,成立了衢州城区第一家布艺画廊。如今,手持多达30万个“布艺福”订单的她,想找一批志同道合的农村姐妹,一起创事业。
手工布艺寻找农村姐妹
在市区坊门街百岁苑77号,有一家名叫“七彩布艺画廊”的小店。小店布置简单,却名副其实:三面墙被各色布贴画挤得满满当当。古代仕女、民俗生活、动物、花卉和各种吉祥图案的布贴画,风格朴拙,色彩浓郁,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店主徐大姐每天坐在店内,认真地伏案作画,客人进店随意参观,就像在画廊赏画。
徐大姐名叫徐琴仙,今年44岁,曾是一名纺织工人,多年前下岗。失业后的徐大姐多次再就业,但均未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却对自己自小钟爱的女红上了瘾。“用毛线编织洋娃娃,用布头缝制小布偶,做这些事情我可以做到半夜三更,一点儿也不觉得累。”徐琴仙说,在爱好的牵引下,她接触到了布贴画,从此一发不可收,决心将爱好做成自己的事业。
两个月前,徐琴仙找了店面,以店为家开起这间布艺画廊。更让她欣喜的是,不多久,她接到一个来自日本的订单:加工制作30万个布贴的“福”字。徐大姐又喜又愁:喜的是将爱好做成事业的梦想正一点点实现,愁的是要完成这批订单的人手缺口比较大,一下子难以找到那么多人。
“以前都是农民朋友来求助,现在是我来向农民朋友寻求帮助。”5月4日,徐大姐打进本栏目热线。
加工“福”字只是开始
乡村呼唤变成城市需求,不变的是《城乡对话》栏目服务三农,在城乡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的宗旨。
5月7日,带着徐大姐寻找伙伴、带领农村赋闲姐妹共同创业的急切心情,记者找到了柯城区华墅乡柴家村。“村里赋闲妇女很多,上半年做了一段时间来料加工,现在正处断货期。有的妇女都已经急得丢下小孩出门打工了。”村支书陈建英听说这一情况后,觉得机会难得,当即要求去画廊与徐琴仙面谈。
徐琴仙拿出一个黄底红字的布艺“福”样品,向陈建英介绍订单的基本情况:“先用纸板剪出笔划,垫上棉花后用布片包好,然后拼贴成字。一般三五天就能学会。”徐琴仙说,按照质量标准加工完成一个“福”字,可以得到7元钱的加工费。做熟练的人一天能赚30多元。徐琴仙说,加工“福”字只是开始,她希望能找到一批喜爱女红的农村姐妹,和她一起完成以后的订单。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兰精携新品亮相2023intertextile家纺展!联手8家供应链伙伴开启一场零碳之旅
...
F98灭杀防护口罩面世,科技创新助力健康行
春节即至,春运期间人群流动性增加,亲友团聚和外出旅行增多。一只有效阻隔、灭杀病毒细菌的防护口罩便成为人们的出行必需品。元...
天丝™莫代尔纤维在兰精南京工厂成功投产
2023年1月初,随着第一包天丝™莫代尔纤维在兰精南京工厂成功投产,标志着兰精公司在中国市场拥有了天丝...
2022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精锐榜揭晓本意纺织获十大科技驱动榜样
近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刊《纺织服装周刊》连续第13年发布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精锐榜,推出“十大新闻事件...
东升地毯“踢进”2022卡塔尔世界杯,“足”够精彩
眼下2022卡特尔世界杯正火热进行,“中国制造”、”中国力量”从未缺席这场世界盛宴,特别是中国纺织企业,从球衣、球鞋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