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网
首页 > 行业 > 资讯 > 品牌 > 丝绸之路集团生死时速知难而进

丝绸之路集团生死时速知难而进

 2010-7-1
  丝绸行业的传统工序,例如缫丝和梭织,不仅没有利润而且陷入了原料成本与成品销价倒挂的怪现象,从去年秋季以来特别明显。丝绸之路浙丝二厂在全国同行中的经营管理水平工艺操作水平都在前列,原料采购渠道也算畅通,员工技术素质和劳动生产积极性都很不错。尽管这样,半年来我们每生产一吨生丝,就要亏损两万元。今年以来,几百万元已经没有了。

  去年秋茧以后,每吨蚕茧涨到10万元,比前年几乎翻了一倍多,迫使丝价刚性抬升,但由于丝绸外贸出口并不见好,绸厂也买不起高价生丝,这样一来,原料价格暴涨和出口市场的低迷,把丝厂和绸厂都挤成了压缩饼干。丝厂和绸厂叫苦连天,开工要亏,做一天亏一天,停产也要亏,更怕失去市场和员工流散。麻杆打狼,两头害怕,怎么办呢?开又开不得,关又关不得,只能缩短工时,增加假期。实在顶不住的,只有关门,在我们湖州,去年冬天,已经停掉四五家兄弟丝厂。

  我们丝绸之路集团所属的浙丝二厂不仅在当地和全国同行中有影响力,而且承担了本次世博会复制“辑里湖丝”的光荣任务,就是把159年前在第一届世博会获奖的湖丝重新制作后献礼本次世博会,这是我们湖丝传人的光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可以停产放假或者

  开半工呢?万一像去年那样国际世博局的高官来参观怎么办?我们必须保持正常生产。我们只能到处去买高价茧,买一天做一天,还买不到。我们没办法考虑价格,只要是茧,不问价格、不管质量,拉来就做。这种等米下锅的窘迫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

  茧价比丝价贵,面粉比面包贵的怪现象其实在纺织行业中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究其原因,有人说是去年干旱影响蚕茧产量等等,在我们看来,都不是根本原因。新世纪十年,茧丝绸价格发寒热、打摆子已经有了三次,以生丝价格为例,最高达到36万元,最低跃到11万元,相差三倍多。但无论生丝如何涨跌,丝厂永远不挣钱,只有亏跌的份儿。为什么?因为总是这样一个规律:茧价已涨丝未涨,丝价已跌茧未跌。茧丝绸价格过山车,晕死的是我们丝绸企业。

  茧丝绸价格打摆子的现象,受害者是谁呢?回答是两家:一是丝绸企业;二是养蚕农民。丝绸企业苦到无钱搞技改无钱发工资。农民苦干今年毁桑明年种桑,种桑养蚕好比赌钱,输赢无准。根本不考虑提高茧质养好品种。

  那么谁是获利者呢?回答是一批赌徒,包括茧丝炒家和投机贩子。大致规律是:蚕茧高价时贩子蜂拥来哄抬抢购倒卖;蚕茧低价时贩子消声匿迹农民卖茧难。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丝国,年产生丝11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85%。年产值大约在200亿一300亿人民币之间,交给国家的增值税收入大约在30亿--55亿人民币之间。全国缫丝行业从业人员大约15万人,也就是说,这15万个平均年收入不到2万元的缫丝工人几乎是养活了7.5万个年收入5万元的公务员。

  那么“疯狂的丝绸”“苦困的丝绸”的问题根子在哪里呢?我认为主要出在宏观经济上。原因有三:

  第一,我们的经济体制仍然不尽合理,改革的任务非常重。政府宏观监控和市场资源配置两个方面都不是正向着力,反而是各取所需,受挤压的是企业和农民。原先计划经济时农副产品加工成纺织品的农工商配套一条龙的旧体制打烂了,新的市场经济通过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农户加公司的订单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新体制没有确立,造成政府与市场同时机会主义,政府只顾收税,不问产业前景,市场只顾投机,不问企业与农民的死活。整个行业的“打摆子”和“过山车”就是这样形成的。

  第二,我们的产业导向有缺失,严重影响了丝绸产业的生存发展。本来东部沿海和川蜀盆地是我国丝绸业的主产区,农工商配套相对合理,人才、技术和市场都比较集中,产业基础比较好。近十年来,这两大主产区的蚕桑总量和丝绸规模都是下降的趋势,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减弱,政府扶持丝绸纺织业的热情降低,企业生存发展的困难加大,就业员工的整体素质退化,加上国企逐渐退出竞争性纺织行业,改制后小民营产业集中度不够,技改创新的实力活力不足,行业困境开始突现。但是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的生存意识、突围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在增强,本来可以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市场资源优化配置,逐步转型升级来做大做强,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品牌企业来整合行业,带动行业前进。也就是说,有技术、有人才、有信息、有市场的东部地区民营丝绸企业可以通过自身转型升级,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来与西部资源优势相结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均衡发展。西部可以通过东桑西移,承接东部转移过来的产业前道,逐步培育产业基地。可是现在国家花了很多钱给西部地方政府,用以引导农民东桑西移,缺乏效率的撒胡椒面,结果西部农民并没有享受到丝绸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也陷入了茧价高时养桑,茧价低时毁桑的怪圈。即使在蚕桑发展很快的广西,至今还没有一家像样的丝织厂和炼染厂,仍然靠出卖蚕茧、出卖厂丝过日,自治区雄心勃勃要成为中国的丝绸先进制造业基地,道路仍然漫长,什么原因?因为还没有丝绸行业的龙头品牌企业去落户带动,去了也只是瞅着那些白花花的蚕茧原料,并不是真想落地。为什么不想落地?因为没有产业基础,没有产业安全感。

  东部也很困惑,全国数一数二的丝绸大国企都在改行房地产、造船和投资,偏偏没在丝绸蚕桑上投资,你说谁对这个产业有信心?  我们丝绸之路集团秉着丝绸传人一颗心,蹩着丝绸情结一口气,不顾血本、不问前程、痴心不改;买设备、抓技改、拓基地、招人才、上项目、促转型,真正是知其难为而为之啊!但是,我们力不从心,逆水行舟,艰难可知。连最起码的原料问题都让我们操碎了心。还有多少精力去创建民族丝绸国际化品牌?

  第三,丝绸行业税负太重,不减税不利于行业生存发展。我前面说过,一个无利可图仅  属于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两个不到二万元年收入的缫丝工人却在养活一个年薪五万元的公务员。

  而很多发达国家,对丝绸行业都是免税的。例如丝绸的品牌国家法国,把丝绸作为遗产工业,不仅免税而且给予诸多优惠。因此,法国和意大利的丝绸品牌经久不衰。

  我国丝绸行业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实行高税负,使得这个行业迅速老化,无论科研、人才、装备都明显落。在其它行业后面,丝绸行业招不到新员工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就看年轻人是否踊跃入行。税负那么高,行业没有利润,势必疏于技改,  造成整个行业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劳动收入低,年轻人望而生畏,后继无人,实在堪忧。

  我们丝绸之路集团一直非常关爱我们的员工,不论企业效益如何连续几年给员工涨资,每年至少10%,今年我们继续增资。但是企业毕竟不能自己印钞票的,我们承担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有一个限度的,政府在减税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丝绸纺织行业真正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转型升级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如果五年前我们还看不到危机逼近,那么今天我们就应该知道这是最后的斗争。我们要生死时速,知难而进。我们丝绸之路集团决定,浙丝二厂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出路在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建立稳固的原料基地。“山不过来,我们过去”,要么选择一方蚕桑产区作为我们长久的供应联盟体,要么我们把工厂设到资源地。不论怎样,我们一定要有一个靠得住蚕桑根据地,否则缫丝别做了。第二是缫丝工厂也要是延伸产业链,真丝针织、数码织造、丝绸服装、茧丝副产品、生物医药开发等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当前,我们的家纺已经品牌亮相,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最近又进入了标志性的杭州大厦,在全国20多个一线城市开设商业网络,实践商业模式创新。而丝绸织造的无梭化改造,推进很快,效益已经显现出来,这些都表明,我们丝绸之路集团转型升级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丝绸行业;遇到了困难,纺织行业遇到了困难,这是中国制造在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关口,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一个典型契机。危机也是转机,带给我们是更多的思考和精明的对策。丝路绵延,又飞花雨!关山渡越,再振雄风!我们丝绸传大最终迎来的必定是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前景。

本文相关品牌

  • 丝绸之路家纺

扫一扫,转到手机阅读:

丝绸之路集团生死时速知难而进
回复 201017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家纺网
阅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09013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14号
我们的服务 | 我们的优势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TAG标签 | 家纺品牌大全
Copyright (C) 2014 Hometex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推广热线: 021-61529598 61115182
网站服务热线: 021-61529577
市场合作热线: 021-6152958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品牌推广,招商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讯发布,新闻投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资料修改
家纺品牌 | 家纺资讯 | 家纺产品 | 家纺店铺 | 家纺招聘 | 家纺展会 | 家纺公司 | 家纺订货会 | 家纺加盟 | 家纺排名 | 家纺知识 品牌加盟
收缩
  • QQ咨询

  • QQ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 加微信咨询
  • 电话咨询

  • 400-80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