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棉纺商囤棉炒作
显然,中国的大型棉纺商们在近一轮农产品“高烧”中,觅到了赚钱的黄金机遇——由于棉纱和棉花价格持续上涨,企业数月前用较低价格收购囤积的棉花,数月后不论是加工成纱销售还是直接倒卖,都能获得不菲收益。与此同时,原材料的涨价正不断向织布、印染、服装等下游产业传导,相关企业的利润正逐渐被“吞噬”。
大企业囤棉炒作
浙江一家大型棉纺企业人士近日透露,棉纱的销售利润比去年翻了10倍,这样10年未遇的高额回报受益于棉花、棉纱价格的暴涨和企业囤积棉花后低买高抛的操作。
上述棉纺企业人士透露,今年以来32支棉纱的销售获利一般在5000—6000元/吨,被业内认为是1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就在2009年,棉纱的销售利润仅500—1000元/吨左右,企业只是微利维持运转。
这些翻了数倍的收益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囤棉。在高额回报的刺激下,棉纺企业今年的囤棉量也达到了历史高位。
一位为数家棉纺企业做操作咨询的人士告诉记者,大型的棉纺企业大部分是在囤积棉花,而棉纱则多是囤积在棉纱贸易商、经销商这类的中间环节。“整个操作无非就是先囤积,再设法抬高价格。”他说,囤积要求的资金规模,使得小型的棉纺企业们根本无力参与这场“盛宴”。
实际上,去年以来的储备棉抛售中,山东一些国资大型纺织企业的操作手法就备受争议。上述咨询人士说,这类大企业在储备棉竞拍中推高价格,以此影响市场的现货价格,再把早前低价购进的棉花借机变现。
正在进行中的60万吨储备棉竞拍,成交价基本在18200—18300元/吨左右,远远高于政府设定的竞拍底价16500元/吨。
“近年来,大的棉纺商基本已经把之前投在房地产等领域的资金全部抽离,用于炒作棉花。”上述人士表示,虽然业界判断参与棉花炒作的还是以行业内的资金为主,但也有浙江等地的游资通过一些咨询投资公司介入获利。
今年初,新疆浙江商会就估算至少有100亿的浙江民资撤离山西煤矿和国内房地产转战新疆棉花市场。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