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被造假 消费者难辨真伪
据了解,蚕丝被行业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但不是强制性标准,再加上蚕丝被的鉴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普通的消费者很难辨别,这些因素让掺假、假冒者有机可乘。
“山寨”蚕丝被搅浑市场
日前,记者走访了上海市区部分商场、超市和轻纺市场,“蚕丝冬被”、“精品蚕丝被”、“蚕丝羊绒被”等与蚕丝被有关的商品随处可觅。
在上海市一间家纺专卖店里,销售人员介绍一款标价2000多元的蚕丝被说:“这都是上等的桑蚕丝,用久了也不会散。”但拒绝拆开被子让记者看里面的蚕丝。在另一家商场,一条标有“建议零售价1280元”字样的蚕丝被,销售人员表示价格可以再谈,“350元拿去”。而200元至400元一条的“低价蚕丝被”比比皆是,消费者只能通过标签判断蚕丝含量和质量。如此低价,商家也直言不讳,“上面写100%蚕丝,当然不可能啦!”一间家纺店的店主说。
造假技术也高明
一纺织品牌的上海代理商告诉记者,蚕丝被价格如此悬殊,问题就出在“蚕丝”上。桑蚕丝棉原料收购价在每公斤260元左右浮动,高级桑蚕丝通常都卖到每公斤320元至400元,因此厂家加工一条高品质两公斤重的100%桑蚕丝被芯,原料价最少要720元,再加上手工拉制的人工费、包装费、运输费等,加在一起接近1000元。低于这个价格,厂家就保不住成本,到了商场没有几千元是买不到的。
这名代理商继续分析说,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精明,造假技术也开始进化,开始用真假混合的方法加工蚕丝被,外面用真蚕丝包裹薄薄一层,内核却裹着下脚料丝甚至是化纤。
曾经营家纺用品多年的胡先生向记者透露,蚕丝被制作工艺简单,决定其质量优劣的主要因素就取决于其内部的填充物。目前市场上的蚕丝被填充物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除了用纤维较粗的柞蚕丝冒充桑蚕丝,混合蚕丝冒充纯蚕丝外。还有填充物长丝套短丝、蚕丝套化纤等情况。更有甚者,干脆就用木棉纤维与化纤混纺、大豆纤维与化纤混纺等来冒充100%的蚕丝。
胡先生说,在零售市场上,所有的蚕丝被上面都留有一个内胆开口。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开口直接看到、摸到蚕丝被里面的丝棉。不过,这个开口却是大有“玄机”。最大的不过7、8厘米,最小的仅仅能够伸进去两三个手指。并且,一般情况下销售人员还不允许顾客将里面的丝抽出来查看。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有商家用所谓燃烧法来指导消费者鉴定蚕丝的真假。燃烧后的灰烬结块如果能够捏碎,就是真的;反之则是化纤。对此,胡先生认为,木棉与桑蚕丝极其相似且燃烧特性也差不多,燃烧法对于非专业的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国标难规范市场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根据2010年2月1日颁布实施的蚕丝被国家标准要求,以桑蚕丝绵、柞蚕丝绵为主要原料,经制胎并和胎套绗缝(包括机缝和手工缝)制作而成的被子才可称为蚕丝被。同时,这一标准还把蚕丝被分为纯蚕丝被和混合蚕丝被两类。混纺的蚕丝被必须在产品标签中标明具体的丝棉种类及含量。但是,蚕丝被行业标准目前不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
中国丝绸协会副秘书长廖梦虎说:“要根治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就需要企业通力合作,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行业标准化工作。在大力宣传蚕丝被的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要号召大家向当地工商、质检部门和消费者协会积极举报假冒伪劣产品。”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精品鹅绒被》标准出台,快看看你买的被子达标了没?
由中国家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发起的《精品鹅绒被》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详情附文...
三千多元买四床廉价柞蚕丝被
11日上午,泰安市质监局“纤检进社区”活动走进农大社区,为市民免费讲解鉴别絮棉制品、蚕丝制品的知识,并现场帮市民做鉴定。...
黄岛检疫局现场检疫入境棉花
8月8日,山东黄岛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对一批入境棉花进行口岸现场检疫黄岛口岸是全国第一大棉花进口口岸,黄岛局采取多项措施,...
上海集中销毁不合格进口服装
12月12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集中销毁了近期查获的不合格进口服装和仿真饰品,共计销毁110批次、16710件商品,货...
明超举办贺新年大型活动
为了庆祝明超家纺2011年销售业绩实现了突破性增长、全面促进2012品牌升级,趁跨年迎新之际,公司总部整合旗下梦天姿、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