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优质亚麻在挑战中展露优势
经过复杂的审批和各种程序的申请,2010年11月底,金地亚麻有限公司正式获得全国首个有机亚麻认证证书。2008年6月,总投资1.1亿元的金地亚麻有限公司建成投产时,要生产“有机亚麻”的诺言正式兑现,有机亚麻也从口号变成了现实。而就在日前,昭苏金地亚麻有限公司6000余吨有机亚麻纤维全部销售完毕,部分产品出口法国、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结束了我国有机亚麻长期以来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
对于中国的亚麻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它相当于让我们在与欧洲亚麻原料价格谈判时,手里增添了一个砝码。而这项砝码的亮点有两个。一个是“有机亚麻”,另外一个是“雨露麻”。
涨价逼出来的主意
2006年是一个值得亚麻从业人员——他们一般都自称“麻圈”人士难忘的一年。从这一年开始,原来风平浪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这一年,欧洲亚麻出口商开始集体涨价。
2007年亚麻原料价格上涨更快。进口亚麻原料价格陡然涨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以适纺24支纱的进口亚麻原料为例,年初的价格为2.15美元/公斤,按当时人民汇率(1:7.8)计算,折合人民币21000元/吨(含关税、增值税等费用)。目前该原料的价格已经涨到2.55美元/公斤,按目前人民汇率(1:7.4)计算,折合人民币24500元/吨(含关税、增值税等费用),每吨进口原料价格上涨了3500元,涨幅在15%以上。
亚麻原料的涨价引起了中国亚麻纺纱企业的不满。2007年年底,中国的麻纺企业和欧洲亚麻与大麻联合会(简称CELC)坐到了一起,一起商讨亚麻行业存在的问题。因为亚麻纺织生产大部分已经转移到中国,CELC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代表法国麻农利益的团体。
这次会议实质上是一次这样的对话:中国亚麻纱生产企业质问欧洲麻弄价格怎么可以涨得这么快?欧洲麻农代表告诉中国亚麻纱生产企业,我们还没有涨到理想价格,我们的麻农在目前的价格下和其他农作物相比,其种植效益减少。
在这期间,记不清中国亚麻纱生产企业在2006年和2007年开过多少次会,每次会议的主办方不同,地点不同,但是参与人员和讨论议题基本不变。每年都是亚麻纱生产企业的老总亲自到会,讨论的议题不论之前设定的是什么,但是说着说着总要向一个问题靠拢,那就是应付亚麻原料出口商的涨价问题。
先是中国亚麻纺纱企业准备抵制欧洲亚麻原料涨价。但是企业的现实就是必须生产,停工对于企业不现实。后来讨论的议题逐渐演变成亚麻纱和亚麻面料集体提价,弄了个最低限价标准。在形成文字的基础上,各企业负责人进行签字表决。
最终这些办法都不了了之。企业面对原料涨价带来的困境,最终还得落实到自己的生产实践中去消化。消化的途径无非这么几种: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科技贡献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差别化亚麻产品,延伸麻纺产业链,生产高档亚麻制成品。
其实最直接的方式是自己种植亚麻。有实力的两家亚麻企业对于向上延伸产业链充满了兴致。也是。既然亚麻原料这么贵,我们为什么不自己种植呢?当然有这样想法的企业必须自身有实力,这种实力包括资金实力和规模实力。
这两家企业就是浙江金鹰集团和浙江金达创业股份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都是上市公司,都是亚麻纺织业中规模较大的公司。他们选择种麻的地点也非常一致。这两家公司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西北部——新疆。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