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清晰的九条羁绊
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困局成为2011年悬而未决的问题。2012年,找到问题的原因,帮助小微型企业摆脱困境迫在眉睫。说到原因,很多人不禁要问,小微型企业之所以走到今天这步,是自身原因还是外部原因造成的?如果都有,那是自身原因大,还是外部原因大?梳理小微型企业所处的困境正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
困境一:成本上涨
各种成本的上升,如原材料、土地、劳工成本。尤其是纺织企业,去年一整年主要原材料——棉的价格都不稳定,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据统计,2011年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比2010年至少上涨了15%。除了棉价,羊绒、驼绒、蚕丝等其他原材料价格也没有停止上涨的脚步,让很多以羊绒被、蚕丝被为特色的家纺企业大呼“日子难熬。”
不仅原材料价格涨了,而且用工成本也增加了。从2011年春节后,各个企业就纷纷开始涨工资,为的是留住工人保证按时开工。去年,家纺企业职工工资普遍上调了约20%,达到每月2000元左右的水平。按照企业提供的工人月工资和补贴平均上调400元计算,仅此一项企业年增加支出800多万元,‘五险一金’上缴基数上调后,每年又增加300多万元的支出。此外,管理成本也大大提高。油价、煤价、电价等能源价格上涨,使企业的运行管理成本不断提高,仅物流成本就增加了30%。综合起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了10%~20%。
这样的数字让人颇感无奈,经营成本的提高意味着产品价格的提高,而市场对价格波动极其敏感。对于出口企业,由于我国原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大幅上涨,很多欧美订单流向了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对于内销企业,本来内销市场的竞争压力已经够大,如果涨价幅度不控制,企业必然要被挤出市场,经营压力更大。
困境二:内外需萎缩
虽然很多人已经开始淡忘3年前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但是出口企业却始终无法忘记,因为在他们眼里,金融危机就不曾过去。2011年,大部分出口企业反映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国际订单不足。有的企业明明在2010年底接到了订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2011年,外方企业要求退订,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企业只能将其积压在库房。随着时间的推移,眼看着2011年的库存要滞留到2012年,企业只能清仓甩卖,这一积压、一甩卖,原本就不富裕的小微型企业“又赔了三五斗”。大家纷纷感叹,金融危机对欧美市场的影响比想象中持续得要更久。据悉,去年很多企业接到的订单也比往年同期相差了20%左右。价格高而购买力低,这是去年的现实写照,而这种情况并不常见。国际购买力不足,一时间看不到好转的迹象。
外销市场严重受阻,拓展内销市场成为外销企业的出路。外销企业找到了出路,却给内销企业带来困扰。中国家纺市场虽大,但是竞争却一直相当激烈,现在又多了外销企业来争抢,国内市场鹿死谁手更加难以预测。
2012年刚刚开始,就被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面纱。不明朗、不乐观是很多家纺人士对2012年内销市场进行的预盼,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业的萎靡。国家出台调控房地产业政策已有一年之久,其实至目前并没有数据表示房地产业的不景气给家纺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然而,不能忘却的是乔迁、结婚一直是家纺消费的重要理由。结婚、搬家、买房子、买床品、窗帘等家纺产品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模式,一旦这个模式打破,家纺产品的销售很有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况且家纺产品一直就不是快消品,通常消费者要三五年才会更换一套床品。乔迁、新婚等给家纺产品一个正当的理由,尤其是给高端家纺产品市场带来勃勃生机。困境三:人民币汇率波动
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被动上升了近5%。在江浙、山东等地,很多小微型企业都是做外贸生意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一直牵动着他们的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意味着小微型出口企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据悉,国际订单通常是一年一签,而且全部是以美元进行结算。随着去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上涨,手头以美元结算的订单也在一点点缩水。道理很简单,曾经1万美金兑换6.7万元人民币,现在却只能换约6.3万元。在上百万美元的订单中,几十万元人民币就这样从企业的指缝中溜走了。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将继续扩大。
鉴于此,一些外贸出口企业试图通过以人民币结算的方式与外方签合同,这样便可以消除人民币汇率上升造成的损失。但是这对于小微型企来说很难实现。因为只有大型的、有实力的企业才有资格向国外客户提出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小微型企业能拿到订单已经很不容易,根本没有谈判的余地,一旦提出条件,外方很可能撤走订单,寻找其他供货商。在国内,有太多小微型企业在争夺着国际客户资源,因此企业宁可自己承担损失,也不愿意失去长期的客户。
困境四:融资困难
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目前,大部分家纺企业还停留在做批发的层面,利润单薄、竞争激烈,产品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政府鼓励企业转型升级。而转型升级需要资金的支持,对做批发的企业来说,放弃原有市场而推出一个品牌,至少需要3000万~5000万元。
企业希望通过向银行贷款解决转型升级问题,然而银行对小微型企业给予的帮助却是杯水车薪,尽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从银行贷到的钱跟实际资金需求量相比,相差甚远。无奈之下,一些企业只好通过压低产量来降低资金压力。
虽然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的金融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较大的困难。银行出于对风险、收益的综合考虑,往往更愿意放贷给抗风险能力强的大企业。这就形成了有钱的企业更有钱、缺钱的企业仍没钱,好的企业更好、差的企业更差的局面,小微型企业很难从中受益。
资金链断裂对小微型企业意味着生产线的瘫痪。很多小微型企业表示,因为缺乏资金支持,企业无力拓展渠道,没办法聘请实力设计师,也没法将新科技添加到产品中,产品就不具备高附加值,就没有竞争力,企业只能压低价格,以价格取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据统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的国有部门,贷款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量的80%,而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60%的中小微型民营企业,其贷款却占不到20%。这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