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服装业初夏犹寒
2012-6-5
昨天早上11点,泰源轻纺城云兴纺织老板沈阿兴终于迎来了几位客人。“您要的货厂家有,但订货需要一段时间”,沈阿兴跟客人解释。但性急的买家埋怨几句,转身走人。“生意比去年差了三成,不敢多拿货”,沈阿兴叹气。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跌跌不休、市场不景气预期,记者采访发现,武汉纺织服装产业链今年普遍陷入“买涨不买跌”、缩量生产的怪圈。
20%企业都亏损
5—6月份本是夏装销售旺季,但昨日的大夹街服装市场显得很冷清。
“往年一天可以卖四五百条布,今年只能卖两百条就不错了”,荣华布业老板告诉记者:“服装企业拿货很谨慎,只敢‘吊’着卖。”在大夹街干货运十几年的彭师傅闲得打“斗地主”,他告诉记者:“往年夏装旺季就是在这两个月,今年行情却大大缩短了,一到6月就不行了。去年这时候一天能拉六七趟,今年只拉两三趟。”
大企业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江南实业负责人介绍:“大家都只敢订两三个月的短单,去年则是半年单。今年的销量下降了20%左右。”
做服装20年的伊美达公司总经理程义松,一个劲儿向记者打听,现在哪行景气:“真想转行。去年这个时候连衣裙已经卖了12万件,今年才卖2万件;原来做一版,跟一版,追一版,一做就是1500件,现在只敢做一版500件都卖不完。不少服装小厂库存都达到了8000-10000件,去年高峰时只有2000件;往年一般是7月15日放假,今年肯定要提前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表明,1-4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20%,亏损额比去年同期暴增120%。武汉市经信委轻工处负责人透露,同期武汉纺织布产量下降23%,服装下降5%-6%,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不景气。
大宗商品暴跌
带“衰”消费市场
“本来以为棉花将进入高价时代了,没想到今年又来一个回马枪,跌得叫人傻眼”,江南实业负责人说:“今年棉花价格从去年高峰时的每吨3.3万元,下跌到1.8万元,几乎被拦腰砍去一半;而面纱价格也从年初的每吨2.9万元,下降到2.7万元。”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使得买涨不买跌的市场愈发萧条。
采访中,记者发现,纺织厂谨慎生产、服装厂谨慎下单、销售市场谨慎进货,造成了全行业性的恐慌性紧缩。紧缩之下,消费市场愈发疲软,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每吨相差4000元,使得订单大量外流至印度、越南等地。沿海企业进入内销市场,使得竞争愈发激烈。不少企业向记者反映,今年的棉制服装销售大降了70%左右。
产销两不旺的背景下,服纺行业“赊账”经营的模式,显得举步维艰,“三角债”使得企业随时面临资金断裂的危机。
“去年上半年货款能回来90%,今年还没影子”,程义松说:“不得已,我向银行借款200万,仅利息一年就要17万。”
武汉服装商会会长、元田服饰董事长刘树仁认为:“大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汉派服装要抓住自身定位中端、快速、高质量的特点。不必过分追求品牌、附加值,中档服装的抗风险能力反而最强。但是,中小服装企业难免会迎来一轮洗牌。”
由于国际大宗商品跌跌不休、市场不景气预期,记者采访发现,武汉纺织服装产业链今年普遍陷入“买涨不买跌”、缩量生产的怪圈。
20%企业都亏损
5—6月份本是夏装销售旺季,但昨日的大夹街服装市场显得很冷清。
“往年一天可以卖四五百条布,今年只能卖两百条就不错了”,荣华布业老板告诉记者:“服装企业拿货很谨慎,只敢‘吊’着卖。”在大夹街干货运十几年的彭师傅闲得打“斗地主”,他告诉记者:“往年夏装旺季就是在这两个月,今年行情却大大缩短了,一到6月就不行了。去年这时候一天能拉六七趟,今年只拉两三趟。”
大企业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江南实业负责人介绍:“大家都只敢订两三个月的短单,去年则是半年单。今年的销量下降了20%左右。”
做服装20年的伊美达公司总经理程义松,一个劲儿向记者打听,现在哪行景气:“真想转行。去年这个时候连衣裙已经卖了12万件,今年才卖2万件;原来做一版,跟一版,追一版,一做就是1500件,现在只敢做一版500件都卖不完。不少服装小厂库存都达到了8000-10000件,去年高峰时只有2000件;往年一般是7月15日放假,今年肯定要提前了。”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表明,1-4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亏损面达到20%,亏损额比去年同期暴增120%。武汉市经信委轻工处负责人透露,同期武汉纺织布产量下降23%,服装下降5%-6%,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不景气。
大宗商品暴跌
带“衰”消费市场
“本来以为棉花将进入高价时代了,没想到今年又来一个回马枪,跌得叫人傻眼”,江南实业负责人说:“今年棉花价格从去年高峰时的每吨3.3万元,下跌到1.8万元,几乎被拦腰砍去一半;而面纱价格也从年初的每吨2.9万元,下降到2.7万元。”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使得买涨不买跌的市场愈发萧条。
采访中,记者发现,纺织厂谨慎生产、服装厂谨慎下单、销售市场谨慎进货,造成了全行业性的恐慌性紧缩。紧缩之下,消费市场愈发疲软,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国内外棉花价格倒挂每吨相差4000元,使得订单大量外流至印度、越南等地。沿海企业进入内销市场,使得竞争愈发激烈。不少企业向记者反映,今年的棉制服装销售大降了70%左右。
产销两不旺的背景下,服纺行业“赊账”经营的模式,显得举步维艰,“三角债”使得企业随时面临资金断裂的危机。
“去年上半年货款能回来90%,今年还没影子”,程义松说:“不得已,我向银行借款200万,仅利息一年就要17万。”
武汉服装商会会长、元田服饰董事长刘树仁认为:“大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汉派服装要抓住自身定位中端、快速、高质量的特点。不必过分追求品牌、附加值,中档服装的抗风险能力反而最强。但是,中小服装企业难免会迎来一轮洗牌。”
回复 223188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