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网
首页 > 行业 > 资讯 > 市场 > 纺织业抱团转移 再造新家园

纺织业抱团转移 再造新家园

 2012-11-12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的转移模式,这包括多个同类企业一同转移,在转移地形成一个小气候。如浙江绍兴的8家针纺织面料企业集体在河南兰考纺织工业园落户建厂,成为兰考首批入园企业,为兰考纺织工业园的下一步“引凤”奠定了基础。另外还有产业集群地上下游配套转移,东部产业集群内企业将部分生产环节或新增能力转移到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实现产业集群规模扩张。安徽郎溪纺织经编城和河南太康“南通纺织城”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浙江“飞地”经济新样本
  
  安徽郎溪纺织经编城
  
  郎溪引进一个核心企业带来一群配套企业,解决了东部发达地区有项目无空间和安徽省县域有空间没项目的矛盾。
  
  安徽郎溪纺织经编城是安徽承接浙江海宁经编产业的一个大胆实践,是浙江海宁经编园区在安徽的“再造”。
  
  作为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一个代表性园区,近年来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中一些企业为突破土地供应短缺、环境容量指标限制,通过园区管委会牵头,与安徽郎溪达成了共建郎溪经都产业园的合作协议,将海宁园区的配套产业链、重点企业、服务体系等“土壤”迁移到郎溪园区。
  
  2010年11月8日,郎溪县人民政府、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管委会和鸿翔控股集团三方正式签约,共同开发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其中,郎溪县人民政府负责行政管理及审批等工作;海宁经编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的支撑方,负责产业转移、服务平台支撑以及产业链拓展等工作;鸿翔控股集团作为园区主要投资方,负责土地平整、规划设计、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等项工作。
  
  2011年1月18日,园区以土地征收和拆迁、土地平整和道路、雨污水管网等为重点的“七通一平”建设启动。为了保证成功迁移,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组建了专门的管理服务团队,长期驻扎在承接地,将园区的服务理念、服务体系植入承接地。此外,海宁经编产业园区鼓励动员一些具有高新技术、重点产品、自有品牌的企业参与转移,产生“龙头效应”,吸引了大量小企业的聚集。
  
  2011年,园区共接待投资商220批次,一批投资大、规模大的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达成投资意向。其中,意向入园企业100余家,正式签约项目30余个,15个项目开工建设。投资20亿元的上市企业浙江海利得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产业用纺织项目达成入园意向。投资5亿元的万方经编项目、投资3.75亿元的和心纺织项目、投资2.04亿元的硖石创业园项目、投资1亿元年产值5亿元的产业用高新技术项目等签订投资协议书。
  
  郎溪(中国)经都产业园区建设备受皖、浙两省各级领导,以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高度关注。2012年1月8日,园区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产业转移办公室确定为首个“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
  
  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典范
  
  河南太康“南通纺织城”
  
  南通企业组团“扎堆”投资太康,实现了纺、织和服装加工一条龙,在太康产业集聚区崛起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成为太康县域经济一道靓丽风景。
  
  河南太康纺织城是太康承接东部地区纺织产业转移的一个成功典范,是南通纺织城在太康的一个翻版。太康县纺织产业有30多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一支熟练的业务技术队伍。依托棉花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太康县规划了通泰纺织产业园,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太康县通泰纺织产业园区建设办法及优惠政策》,全力承接著名“纺织之乡”江苏南通等地的纺织产业转移。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产业集聚区的要求,全县上下把建设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当作太康经济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太康县委书记王国玺说。
  
  2010年9月,太康县由三名县委常委牵头,23名乡镇党委副书记和有关单位副职组成专业招商队伍,赴南通、常熟等地挂职开展驻地招商引资活动,四次邀请南通企业家400多人来太康实地考察投资环境,最终达成投资2.3亿元的通泰纺织10万纱锭、2.1亿元的鸿图纺织10万纱锭、4.3亿元的万利源20万纱锭高精梳纱、1.96亿元的瑞源化纤年产10万吨涤纶短纤维项目、3亿元的太康宏星制衣有限公司年产500万件高档服装、6亿元的河南海盟织造有限公司年产1.02亿米新型纺织面料生产项目、5.5亿元的河南鸿文纺织有限公司项目,以及6.2亿元的香港飞达织造有限公司年产500万件针织服装及制鞋、100亿元的鸿闽纺织产业集群项目。南通企业组团“扎堆”投资太康,实现了纺、织和服装加工一条龙,在太康产业集聚区崛起了一座“南通纺织城”,成为太康县域经济一道靓丽风景。
  
  太康的优质投资环境和棉花、劳动力资源优势,引来了众多纺织服装企业的投资热潮。除“南通纺织城”之外,台湾客商投资2.8亿元兴建的宏星制衣年产500万件滑雪服项目已建成投产;香港制衣制鞋年产600万件针织服装及制鞋项目、江苏鸿文纺织年产7500万米织布项目、江苏永安纺织30万锭精梳纱项目已开工建设。
  
  贪大求全的问题值得注意
  
  承接转移要考虑自身基础
  
  “目前我国纺织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引起注意。”一位业界人士说。
  
  首先,一些承接地贪大求全,同一省内园区布点太多,产业趋同,竞争激烈,而当地的产业基础、资源和市场潜力难以支撑。
  
  河南一位纺织资深人士认为,河南纺织业的特点是“前大、后小、中间缺,产业发展不平衡。“前大”是棉纺织初级产品大,“后小”是终端产品服装小,“中间缺”是中间缺印染环节。因此,河南的服装面料寥寥无几,从而制约了河南服装业的发展。如郑州女裤产业的“近亲繁殖”、产品同质化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面料采购“婚姻圈太小”,产业供应链不完善,缺乏有特色、差异化、高档面辅料。而要发展印染业,水从哪里来、污水往哪里去都是问题。在突破印染“瓶颈”之前,如何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建设纺织集群是应该考虑的。
  
  其次,部分地区对纺织产业转移后的后续发展考虑不够。加强对转移过来企业的科技、融资、人才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增强发展后劲,让转移过来的企业安心放心,是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最近,全国最大的服装名镇——虎门,几家知名服装企业总部搬迁至广州、深圳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扫一扫,转到手机阅读:

纺织业抱团转移 再造新家园
回复 233074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家纺网
阅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09013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14号
我们的服务 | 我们的优势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TAG标签 | 家纺品牌大全
Copyright (C) 2014 Hometex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推广热线: 021-61529598 61115182
网站服务热线: 021-61529577
市场合作热线: 021-6152958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品牌推广,招商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讯发布,新闻投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资料修改
家纺品牌 | 家纺资讯 | 家纺产品 | 家纺店铺 | 家纺招聘 | 家纺展会 | 家纺公司 | 家纺订货会 | 家纺加盟 | 家纺排名 | 家纺知识 品牌加盟
收缩
  • QQ咨询

  • QQ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 加微信咨询
  • 电话咨询

  • 400-80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