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通州家纺指数分析报告
2012-12-20
据“中国•通州家纺指数”监测显示,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中国•通州家纺指数”运营平稳。家纺面料价格指数在120点上下平稳波动,市场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全年呈现出均衡稳定的态势,随月度出现季节性波动。家纺50指数则在月度波动中,创出新高,呈现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家纺面料指数走势分析
家纺面料价格指数是对选取的南通家纺城市场268家专业面料经销商每天销售的产品价格和数量进行统计,综合反映南通家纺城市场面料价格波动的情况。承接2011年价格下降走势,2012年一季度,家纺面料价格指数出现小幅下跌,三月份后逐步回稳,全年基本上在120一线波动。从2011年1月至今,我们发现面料价格指数与棉花价格指数并没有出现同步性。
棉花价格在2011年3月构筑了阶段性大顶部,至2011年8月出现下跌企稳,5个月下跌幅度达到近40%,之后出现振荡下跌走势,但跌幅较小,到2012年7月初探底成功,开始出现小幅上升;而面料价格从2011年初上涨10%左右后一直在高位运营,直到2012年初出现下跌,在3月份后出现企稳走势。综合棉花价格走势和面料价格走势,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的面料行情比较理想,棉花价格的下跌并未直接导致面料价格的下跌,为面料企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但由于人工成本上升和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面料生产企业仍面临成本上升的困难。2012年初,面料价格出现了小幅下跌,面料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但总体仍较平稳,进入8月份后,棉花价格企稳并出现小幅上升,而面料价格并未出现上升,进一步侵蚀了面料企业的利润,如果未来半年内,面料价格不能有效提升,面料和纱线企业的经营状况将趋淡。
二、家纺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2012年家纺成品价格走势总体保持大稳小动的格局。年初受消费者购买欲望下滑的影响,家纺企业基本以清理库存为主,四件套和六件套价格指数低位运营。随着工厂开机率的逐步回升,家纺企业研发力度的加大,各种类型的新品逐一面市,给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从2月份开始,成品套件类价格指数开始走高,3月初基本走稳,在140点上下浮动。今年四件套和六件套价格指数走势较为一致,多为循序递进式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调整幅度和频率都比较小,没有明显的起落。值得一提的是六件套的价格出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价格增幅高于四件套。表明市场上消费者开始对六件套更加青睐,这与婚庆需求有较大关系。此外,套件产品价格的稳定增长也得益于商家们合理得宜的经营和销售策略,成品价格在淡季中顶住压力,逆势上行,带动了家纺行业景气的回升。今年最显著的是家纺企业纷纷加大了科技和设计的研发投入,绿色环保产品、科技功能产品在今年的市场中成功占得一席之地。而画稿交易会和拍卖大赛地举办进一步推动了设计的创新与更替,也让消费者们多了一分期待。需求的坚挺也支撑着价格的稳定,这一情势也反映在了家纺产品的价格上,下游需求的稳定维持了产品价格的走稳。
三、市场景气指数走势分析
2012年以来,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呈现出季节性波动,2012年的波动幅度小于2011年,变现较为平稳。2012年初,受春节因素影响,面料市场销售行情略显清淡。市场新接订单不多,大多是一些前期订单的尾单,市场上的热销品种不多。一些市场商户纷纷提前放假,对口客商也陆续放假过年,一、二月份总体成交较为低迷。棉花等原材料价格迫于压力出现小幅度的调整,下游的家纺面料价格随着成本下降而部分回落。
随着春季的到来,3月份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走势上升显著。家纺市场也进入春市营销阶段,在出售传统面料的同时,新型面料也不断涌入市场,创意面料营销活力继续显现。上市款式风格求新求异,面料色泽花型以新取胜,各地对口客商积极入市,织造厂家订单陆续增加,部分外商亦有批量下单,走出了一波小阳春行情。进入4月份,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在连续盘升后出现了明显回落。4月,棉花供需紧张的程度有所缓解,棉纱、坯布价格表现平稳,成交量较为疲软,因传统的旺季即将结束,中间商为避风险,不再囤货,这是造成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回调的重要原因。二季度面料市场平稳转淡。
7月份,商户月度景气指数开始转暖,市场一直有“七淡、八活、九转旺、十月交易更兴旺”的说法,7、8、9三个月,商户月度景气指数连续上升。八月正是秋冬面料和家纺面料上市销售的转旺季节,各类床品面料,包括斜纹布、精梳布、化纤布等家纺面料市场销售开始好转,价格也处于上升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商户在产品创新上的投入明显增多,一些中高端、差异化、有特色的面料需求却明显放量。十月份商户市场景气继续小幅上升,好于去年同期。由于今年的上游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业内人士对纺织原材料价格普遍看涨,加之2013年春节出现在2月份,2012年年末市场景气仍会处于较高水平。
从2012年各月景气分项指标看,订单指数、销售指数、人工指数和库存指数均处于100景气分界线两侧波动,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景气波动,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而分项指数中的供应商交货指数全年基本上都处于景气区间,表明2012年原料市场供应十分充足,很大程度上为今年家纺市场的平稳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预期这一因素在2013年仍将持续。
四、家纺50指数分析
“中国•通州家纺”50指数是以南通地区最具规模的50家家纺生产制造企业的现金流业绩为依据,按月度统计相关数据编制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
2012年上半年,南通地区家纺企业运行开局总体良好,生产和出口在数据表现上均呈现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2012元旦过后,由于受到春节等季节性的影响,一月份的指数处于低位;二月份开始,随着企业开工生产,代表南通地区50家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50指数开始回升,并进入春季行情。今年春节行情较为理想,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市场都比较平稳,为家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50指数出现一波上升行情。到5、6月间,50指数进入盘整态势,春季行情暂告一段落。7月份,50企业的销售业绩在经历了5、6两个月的盘整后开始走高。而进入秋季后,50指数出现大幅走高,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期。11月更是创出了1391.4的新高。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经过金融危机考验后,南通主流家纺企业在转变贸易结构和方式的同时,继续依靠其科研、人力资源、技术及规模优势,进行市场开拓,规避风险,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或进行技术改进或进行产品转型,实现了产品市场的转型,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二是,原材料市场的相对稳定,为家纺企业的内部挖潜创造了较好的环境,50企业采用“小批量、高档次、深加工”的生产模式,在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上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运营生产成本等各方面的压力,它们所研发的附加值高的新型面料更易受到市场青睐,表现依然强劲,50指数走势抢眼。
五、后市展望
从全球形势看,国际经济形势仍不乐观,政治局势存在不稳定因素,局部区域动荡频繁,国际需求低迷态势仍将延续;从行业发展环境看,用工等生产成本持续提高、融资难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善,国内外棉价差仍在拉大,纺织行业发展环境依然严峻。从国内经济形势看,继存准率和利率双双下调后,对我国家纺产业的信心提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十八大后更多“稳增长”的措施有望出台,可能促进我国国内经济形势企稳向好,成为行业运行趋势向好的重要支撑。
就家纺市场而言,首先要高度关注棉花价格。自2011年3月,棉花价格出现历史性高价后,出现了持续性下跌,到2012年8月才企稳,随后出现小幅走高。就明年上半年而言,除非出现重大不确定事件,国际市场棉价仍不会大幅走高,这对纺织企业而言,价格的稳定是最大的利好!但国内外价差高达5000元每吨,因而,进口配额和国家政策是影响国内棉花价格的最主要因素,需要高度关注。
其次,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和人民币汇率走高将制约企业的出口。2012年受内外棉价差的影响,我国纺织产品出口增速下降较快,全年仅录得个位数增长,远低于2010年和2011年的双位数出口增长。因而,要谋求家纺产业的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营销和技术创新。2013年,欧债危机的持续和可能出现的日债危机,将进一步打击发达市场的需求,因此,开拓新兴市场是保持出口增长的必要举措。相对发达经济体市场,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特性与发达市场相比更加复杂,需要在产品创新、价格和营销上更多地投入和研究。研究新兴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和创新电子商务模式,降低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第三,国内市场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缓慢。由于预期出口增长缓慢,更多企业将转向国内市场,从而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2012前三季度,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812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4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较上半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纺织协会跟踪的200家重点企业实现产值644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半年增速略微低了0.3个百分点。16个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966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较上半年下调近4个百分点。产能的扩大使市场趋于饱和,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增加,2012年三季报显示,上市服装企业的库存大幅度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实现。因此,控制库存是2013年家纺企业获取良好效益的重要手段。我们预期,2013年的中国家纺市场的增速将低于2012年,家纺市场的总体环境仍可审慎乐观。
一、家纺面料指数走势分析
家纺面料价格指数是对选取的南通家纺城市场268家专业面料经销商每天销售的产品价格和数量进行统计,综合反映南通家纺城市场面料价格波动的情况。承接2011年价格下降走势,2012年一季度,家纺面料价格指数出现小幅下跌,三月份后逐步回稳,全年基本上在120一线波动。从2011年1月至今,我们发现面料价格指数与棉花价格指数并没有出现同步性。
棉花价格在2011年3月构筑了阶段性大顶部,至2011年8月出现下跌企稳,5个月下跌幅度达到近40%,之后出现振荡下跌走势,但跌幅较小,到2012年7月初探底成功,开始出现小幅上升;而面料价格从2011年初上涨10%左右后一直在高位运营,直到2012年初出现下跌,在3月份后出现企稳走势。综合棉花价格走势和面料价格走势,我们可以看出,2011年的面料行情比较理想,棉花价格的下跌并未直接导致面料价格的下跌,为面料企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但由于人工成本上升和资金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面料生产企业仍面临成本上升的困难。2012年初,面料价格出现了小幅下跌,面料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但总体仍较平稳,进入8月份后,棉花价格企稳并出现小幅上升,而面料价格并未出现上升,进一步侵蚀了面料企业的利润,如果未来半年内,面料价格不能有效提升,面料和纱线企业的经营状况将趋淡。
二、家纺产品价格走势分析
2012年家纺成品价格走势总体保持大稳小动的格局。年初受消费者购买欲望下滑的影响,家纺企业基本以清理库存为主,四件套和六件套价格指数低位运营。随着工厂开机率的逐步回升,家纺企业研发力度的加大,各种类型的新品逐一面市,给市场注入一剂强心针。从2月份开始,成品套件类价格指数开始走高,3月初基本走稳,在140点上下浮动。今年四件套和六件套价格指数走势较为一致,多为循序递进式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调整幅度和频率都比较小,没有明显的起落。值得一提的是六件套的价格出现稳定增长的态势,价格增幅高于四件套。表明市场上消费者开始对六件套更加青睐,这与婚庆需求有较大关系。此外,套件产品价格的稳定增长也得益于商家们合理得宜的经营和销售策略,成品价格在淡季中顶住压力,逆势上行,带动了家纺行业景气的回升。今年最显著的是家纺企业纷纷加大了科技和设计的研发投入,绿色环保产品、科技功能产品在今年的市场中成功占得一席之地。而画稿交易会和拍卖大赛地举办进一步推动了设计的创新与更替,也让消费者们多了一分期待。需求的坚挺也支撑着价格的稳定,这一情势也反映在了家纺产品的价格上,下游需求的稳定维持了产品价格的走稳。
三、市场景气指数走势分析
2012年以来,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呈现出季节性波动,2012年的波动幅度小于2011年,变现较为平稳。2012年初,受春节因素影响,面料市场销售行情略显清淡。市场新接订单不多,大多是一些前期订单的尾单,市场上的热销品种不多。一些市场商户纷纷提前放假,对口客商也陆续放假过年,一、二月份总体成交较为低迷。棉花等原材料价格迫于压力出现小幅度的调整,下游的家纺面料价格随着成本下降而部分回落。
随着春季的到来,3月份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走势上升显著。家纺市场也进入春市营销阶段,在出售传统面料的同时,新型面料也不断涌入市场,创意面料营销活力继续显现。上市款式风格求新求异,面料色泽花型以新取胜,各地对口客商积极入市,织造厂家订单陆续增加,部分外商亦有批量下单,走出了一波小阳春行情。进入4月份,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在连续盘升后出现了明显回落。4月,棉花供需紧张的程度有所缓解,棉纱、坯布价格表现平稳,成交量较为疲软,因传统的旺季即将结束,中间商为避风险,不再囤货,这是造成商户月度市场景气指数回调的重要原因。二季度面料市场平稳转淡。
7月份,商户月度景气指数开始转暖,市场一直有“七淡、八活、九转旺、十月交易更兴旺”的说法,7、8、9三个月,商户月度景气指数连续上升。八月正是秋冬面料和家纺面料上市销售的转旺季节,各类床品面料,包括斜纹布、精梳布、化纤布等家纺面料市场销售开始好转,价格也处于上升之中。无论是企业还是商户在产品创新上的投入明显增多,一些中高端、差异化、有特色的面料需求却明显放量。十月份商户市场景气继续小幅上升,好于去年同期。由于今年的上游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业内人士对纺织原材料价格普遍看涨,加之2013年春节出现在2月份,2012年年末市场景气仍会处于较高水平。
从2012年各月景气分项指标看,订单指数、销售指数、人工指数和库存指数均处于100景气分界线两侧波动,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景气波动,属于正常的季节性波动。而分项指数中的供应商交货指数全年基本上都处于景气区间,表明2012年原料市场供应十分充足,很大程度上为今年家纺市场的平稳运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预期这一因素在2013年仍将持续。
四、家纺50指数分析
“中国•通州家纺”50指数是以南通地区最具规模的50家家纺生产制造企业的现金流业绩为依据,按月度统计相关数据编制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总体经营状况。
2012年上半年,南通地区家纺企业运行开局总体良好,生产和出口在数据表现上均呈现了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2012元旦过后,由于受到春节等季节性的影响,一月份的指数处于低位;二月份开始,随着企业开工生产,代表南通地区50家规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50指数开始回升,并进入春季行情。今年春节行情较为理想,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市场都比较平稳,为家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50指数出现一波上升行情。到5、6月间,50指数进入盘整态势,春季行情暂告一段落。7月份,50企业的销售业绩在经历了5、6两个月的盘整后开始走高。而进入秋季后,50指数出现大幅走高,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期。11月更是创出了1391.4的新高。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经过金融危机考验后,南通主流家纺企业在转变贸易结构和方式的同时,继续依靠其科研、人力资源、技术及规模优势,进行市场开拓,规避风险,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或进行技术改进或进行产品转型,实现了产品市场的转型,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了先机;二是,原材料市场的相对稳定,为家纺企业的内部挖潜创造了较好的环境,50企业采用“小批量、高档次、深加工”的生产模式,在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式上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运营生产成本等各方面的压力,它们所研发的附加值高的新型面料更易受到市场青睐,表现依然强劲,50指数走势抢眼。
五、后市展望
从全球形势看,国际经济形势仍不乐观,政治局势存在不稳定因素,局部区域动荡频繁,国际需求低迷态势仍将延续;从行业发展环境看,用工等生产成本持续提高、融资难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善,国内外棉价差仍在拉大,纺织行业发展环境依然严峻。从国内经济形势看,继存准率和利率双双下调后,对我国家纺产业的信心提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十八大后更多“稳增长”的措施有望出台,可能促进我国国内经济形势企稳向好,成为行业运行趋势向好的重要支撑。
就家纺市场而言,首先要高度关注棉花价格。自2011年3月,棉花价格出现历史性高价后,出现了持续性下跌,到2012年8月才企稳,随后出现小幅走高。就明年上半年而言,除非出现重大不确定事件,国际市场棉价仍不会大幅走高,这对纺织企业而言,价格的稳定是最大的利好!但国内外价差高达5000元每吨,因而,进口配额和国家政策是影响国内棉花价格的最主要因素,需要高度关注。
其次,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和人民币汇率走高将制约企业的出口。2012年受内外棉价差的影响,我国纺织产品出口增速下降较快,全年仅录得个位数增长,远低于2010年和2011年的双位数出口增长。因而,要谋求家纺产业的增长,需要更多地依靠营销和技术创新。2013年,欧债危机的持续和可能出现的日债危机,将进一步打击发达市场的需求,因此,开拓新兴市场是保持出口增长的必要举措。相对发达经济体市场,新兴市场国家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特性与发达市场相比更加复杂,需要在产品创新、价格和营销上更多地投入和研究。研究新兴国家的消费者需求和创新电子商务模式,降低物流时间和物流成本,努力开拓新兴市场。
第三,国内市场需求继续增长但增速缓慢。由于预期出口增长缓慢,更多企业将转向国内市场,从而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竞争。2012前三季度,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812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4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较上半年回落了1个百分点。纺织协会跟踪的200家重点企业实现产值644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半年增速略微低了0.3个百分点。16个产业集群完成产值1966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较上半年下调近4个百分点。产能的扩大使市场趋于饱和,整个供应链的库存增加,2012年三季报显示,上市服装企业的库存大幅度增加,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实现。因此,控制库存是2013年家纺企业获取良好效益的重要手段。我们预期,2013年的中国家纺市场的增速将低于2012年,家纺市场的总体环境仍可审慎乐观。
回复 236791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