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仿棉产业化是行业未来发展之重
2013-6-25
6月16日,江苏新沂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仪式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徐州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与江苏省新沂市共同签署江苏新沂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合作协议。
“十二五”期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新沂市人民政府将在超仿棉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方面实现合作。依托龙头企业江苏斯尔克集团首期5万吨超仿棉生产线的成熟技术工艺基础,逐步形成包括集切片、纺丝、纺织、印染、后整理、服装于一体的100万吨超仿棉产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争取尽快在新沂建成“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充分肯定了三方的合作模式。他指出,《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发展新型纺织材料,特别将超仿真技术以及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到2020年超仿真纤维达到20%,差别化率达到75%。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经超过全球的一半,去年达到4500万吨左右,而化学纤维产量占75%以上,其中涤纶占绝大多数。
从目前纺织业发展对纤维需求的趋势来看,涤纶依然将担当重任。今天,涤纶纤维在为中国纺织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满足市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突破棉花等天然纤维缺口对行业发展的制约,加快超仿棉开发及产业化自然成为行业科学发展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纺织行业在超仿棉产品开发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尤其是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支撑项目——化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立项以来,超仿棉几大类产品研发有序推进,有些产品已经进入终端市场。
但同时也要看到,超仿棉及其产业化除了还有不少基础性工作有待全面加快推进之外,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合作加快终端产品进入市场,从终端当中集聚以及加快加深对超仿棉的市场反应成为关键。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的合作推进在一个地区实施,本身就是一项体制创新,需要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使超仿棉配套产业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纺织产业转型的样板,成为中国纺织实施强国梦的重要路径。
超仿棉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是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的具体体现,是产业链协同创新与行业、地方集成创新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纺织工业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课题。
王天凯希望合作各方在以下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一是新沂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和资源整合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化纤协会和产品开发中心要充分发挥行业专业机构的咨询、服务职能和作用;三是中纺联将继续发挥组织、监督、协调和推动作用;四是行业媒体继续加大对超仿棉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的关注和支持。
据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介绍,徐州经济具有明显特点:一是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过千亿元企业有6个,全市过百亿元企业有12家;二是大力推动转型升级,特别是在产业转型方面,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6年前的6%增长到37%;三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徐州市委市政府将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一如既往地支持斯尔克集团,推动超仿棉技术产业化,使超仿棉产品尽快为市场所接受,让消费者满意。
新沂是江苏的“北大门”。2012年,新沂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位居苏北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苏北第3位,工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均位居苏北第4位。新沂市委书记赵立群在讲话中表示,新沂市在发展中始终突出“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理念,坚持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竞争优势,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在新沂发展的物流、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新沂,为新沂新一轮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这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对于新沂抢占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制高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和新沂市人民政府将在超仿棉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方面实现合作。依托龙头企业江苏斯尔克集团首期5万吨超仿棉生产线的成熟技术工艺基础,逐步形成包括集切片、纺丝、纺织、印染、后整理、服装于一体的100万吨超仿棉产能,形成上下游产业链,争取尽快在新沂建成“国家级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充分肯定了三方的合作模式。他指出,《纺织工业“十二五”规划》和《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发展新型纺织材料,特别将超仿真技术以及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到2020年超仿真纤维达到20%,差别化率达到75%。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经超过全球的一半,去年达到4500万吨左右,而化学纤维产量占75%以上,其中涤纶占绝大多数。
从目前纺织业发展对纤维需求的趋势来看,涤纶依然将担当重任。今天,涤纶纤维在为中国纺织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满足市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突破棉花等天然纤维缺口对行业发展的制约,加快超仿棉开发及产业化自然成为行业科学发展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纺织行业在超仿棉产品开发方面作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尤其是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支撑项目——化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立项以来,超仿棉几大类产品研发有序推进,有些产品已经进入终端市场。
但同时也要看到,超仿棉及其产业化除了还有不少基础性工作有待全面加快推进之外,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合作加快终端产品进入市场,从终端当中集聚以及加快加深对超仿棉的市场反应成为关键。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的合作推进在一个地区实施,本身就是一项体制创新,需要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使超仿棉配套产业园区的建设成为中国纺织产业转型的样板,成为中国纺织实施强国梦的重要路径。
超仿棉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应用是用高技术改造提升传统纺织业的具体体现,是产业链协同创新与行业、地方集成创新的新探索,是对中国纺织工业具有深远影响意义的课题。
王天凯希望合作各方在以下方面取得进一步突破:一是新沂超仿棉及配套产业园区要加大招商引资和资源整合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机制;二是化纤协会和产品开发中心要充分发挥行业专业机构的咨询、服务职能和作用;三是中纺联将继续发挥组织、监督、协调和推动作用;四是行业媒体继续加大对超仿棉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应用的关注和支持。
据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介绍,徐州经济具有明显特点:一是持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过千亿元企业有6个,全市过百亿元企业有12家;二是大力推动转型升级,特别是在产业转型方面,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6年前的6%增长到37%;三是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
徐州市委市政府将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一如既往地支持斯尔克集团,推动超仿棉技术产业化,使超仿棉产品尽快为市场所接受,让消费者满意。
新沂是江苏的“北大门”。2012年,新沂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位居苏北第7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位居苏北第3位,工业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均位居苏北第4位。新沂市委书记赵立群在讲话中表示,新沂市在发展中始终突出“产业立市、工业强市”理念,坚持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竞争优势,着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在新沂发展的物流、融资成本不断降低,吸引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新沂,为新沂新一轮发展积蓄了强大后劲。这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对于新沂抢占新型纺织纤维材料产业制高点,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复 254557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