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家族式经营中的陷阱
2014-3-19
对于那些钟爱日本历史和痴迷高尔夫球的人,本间的破产让他们难以接受,但那是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韩国教授尹敬勋认为,本间没有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品牌形象来全力应对市场的变化。当整个高尔夫行业市场销售低迷时,高尔夫会员券等商品价格急剧下跌,价格低廉和场地宽阔的高尔夫球场反而在那时出现,高尔夫球迷队伍开始壮大,形成高尔夫大众化。本间的竞争对手们纷纷把工厂转移到中国等生产成本比较低的国家,以降低高尔夫球杆的生产成本,适应日益增长的高尔夫球迷的需要。而本间的高尔夫球杆仍由技术人员手工打造,工艺品般的高价把众多消费者拒之门外。
本间虽然是一家上市公司,但仍然保持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使公司成为私有化的产物。以家庭为中心的经营阵容很容易出问题:在家庭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各种感情掺杂在一起,不能有效地互相监督,即使发现了违规行为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容易产生不法交易的问题。
本间首任社长是本间敬启,其兄弟四人都担任副社长和常务,其他的家庭成员也担任公司高管。本间敬启具有非凡的领导能力,意志坚决,说到做到,绝不妥协,可是家长式的作风却使家庭内部不和的问题暴露无遗。可以说,是本间敬启导致了公司的破产。很显然,由于家族式经营管理体制问题,公司内部很难实现经营上和决策上的透明,对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和改善经营的建议,并不能被畅所欲言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结果,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无力应对市场的变化,导致企业破产,被中国公司鱼尾狮(MERLION)集团收购。
虽然本间被收购并且试图保持其原有品牌欲东山再起,但最终的结论仍然是:本间可谓世界顶尖企业,在公众公司后,却依然保持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使公司成为私有化的产物,过于信赖自己的品牌形象的保守观念是本间破产的主要原因。本间不是个例,大名鼎鼎的“金刚组”也经历过深重的危机。最近的一次在2006年,那一年金刚组宣布清盘,资产由高松建设2005年11月创建的同名子公司“金刚组”接管。在A股市场,也有不少上了市的家族式公司,我们有理由怀疑这些公司是否真的脱胎换骨成为真正的“公众”公司。对于投资者来说,一个上市了的家族式公司肯定不是避风良港:公司那种对上市后的“放心”往往会变成畏惧变化和挑战的“保守”。
如果说,管理好一个家庭比统治一个国家更难,那么当家庭成为一个团体的时候,则是难上加难。看起来,确实应该思考,是否只是为了获得亲属关系带来的心理上的安全感而采用家族式经营,反而回避为了取得高效经营而作出的努力——应当小心家族式经营中的陷阱。
回复 267580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九种最重要的领导力
管理者该如何做好授权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即,在向员工授权时,既定义好相关工作的权限范围,给予员工足够...
品牌,你够个性么?
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种联想。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主动或被动得到的讯息并非不足,而是过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联想的同质化...
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在这个无处不品牌的时代,无印良品却在“淡化品牌”。“简单”、“纯朴”、“禅意美学”。品牌悖论的背后,却赢得了无数拥趸。好...
解读纺服业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业提出“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口号,这充分体现渠道建设、服务终端的重要性。服装企业如何做好渠道规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