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背后”的中国纺织印染业
废气排放比废水更难监控
根据美国EPA[3]和欧盟第2000/76/EC号文件《欧盟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早已将纺织废气列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纺织废气对于大气的危害远比废水更难控制。
《2011—2020非常规性控制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与预测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统计我国纺织印染业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占不同来源VOCs排放总量的8.8%,占工业过程VOCs排放的30%以上。
VOCs是空气中普遍存在且组成复杂的一类有机污染物的统称,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物质,通常情况下这些挥发性气体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后会直接形成大气污染源。此外,VOCs还可以经过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颗粒物二次有机气溶胶,危害人体健康,成为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
中华环保联合会环保标准委员会理事、北京服装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龚龑向记者表示:“纺织印染工业废气是PM2.5的大户,但一直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指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纺织印染工业的废气排放标准,标准的缺失使得相关废气处理、监测技术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进入21世纪,绿色环保成为时代的主题。纺织工业作为中国支柱型产业之一,在经历国际“碳标签”限制“绿色壁垒”后,中国纺织品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他看来,倘若废气排放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它必将成为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下一个更有冲击力的绿色壁垒。
早在1992年,我国就发布并实行了《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格控制纺织印染工业废水的排放。2012年,国家环保部完成了对该标准的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标准比之前更为严格,同时新增了一些污染物排放限值。
但与日趋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形成对比的是,纺织印染废气至今仍没有专门的排放标准。龚龑介绍,相对于纺织印染行业的特殊性而言,现有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所设定的指标有限,不能完全涵盖纺织废气污染物的种类。
“事实上,纺织废气排放比废水更为隐蔽,也更难监管,由于缺乏专门的、针对性的标准,大量纺织废气基本上直接经由排气筒或者以无组织的形式逸散至大气中。”龚龑坦言。
2013年,《纺织印染业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被纳入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中。但如何从技术层面来保障标准的落实却是关键。
对此,龚教授呼吁,纺织印染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出台后,加快纺织废气处理和监测技术研发,迫在眉睫。
无水印染技术成本高昂
目前,纺织印染的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而且对消费者来说也可谓是“美丽杀手”。纺织企业也试图采用“无水印染”的环保技术,但这种技术所需的成本对印染厂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新技术的投入确实减少了用水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
国际环保纺织认证机构Oeko-Tex100中国区代表张天梅认为,一方面印染的化学物质会通过废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排放在外的有害物质长期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这些化学品的危险性在于它们不容易在环境中自然降解,而且还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蓄积,对与其接触的有机体可以造成长期的健康威胁。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即使含量极少,也能干扰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而其他一些甚至具有致癌性或生殖毒性。
另一方面,有些有害化学物质会残留在服装上,比如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洗涤过程中会大量释放出来,随后被排入到河流、湖泊和海洋中,并转化成毒性更强、干扰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NP(壬基酚),使得消费者在不知情的状况下,长年累月受到有害物质的毒性污染。
不过,从2000年开始,发达国家就开始在纺织生产的环节上去探索更加健康、环保的解决办法。
张天梅指出,比如“空气染色”技术可以使纺织品不用水就能完成染色过程。与传统印染工艺相比,空气染色技术减少了95%的用水量和86%的能源浪费,减少了84%的温室效应。染色过程用空气代替水帮助染料渗入纤维中。将织物加热,然后以气体的形式直接注入染料。整个过程不使用水,能量使用低于传统的染色方法。但是目前这种技术,应用成本较高,而且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并不是所有的面料都适合该技术,因此得不到大量的普及。
此外,每年美国再造棉协会都会回收数以万吨的旧衣服,把它们制成“再造棉”。设计师把这些“再造棉”转化成设计感十足的环保袋。当袋子完成它的使命成为废弃物时,它也不会对地球造成任何污染,因为28天后袋子就会自然降解。从有到无再到有,新的处理技术使废旧服装经历着一个又一个自然的循环过程。
张天梅认为,当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用自然材料和非污染材料染色,不使用漂白剂的面料和手工织成面料。用回收合成材料制成的面料,消除或减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比如设计师们利用环保材料如麻、再生面料和竹子等环保材料创造出了生态时尚。
而这之中,最成功的就是“彩棉原料”的运用。不需印染的彩棉,是当前生态时尚的有效应用手段。
产业政策加强源头治污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要走生态文明的道路。环保问题已经从企业层面上升到整个国家和社会层面。
染料企业废水产生量较大,是环保部门重点监测的行业之一。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尤其是对高污染行业整治力度的加大,使得小染料企业在减产、限产、关停的同时,活下来的染料企业必须加大环境投入力度。
在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教授邹东涛从生态经济理论、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方面指出,2014年国家产业政策以“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国家将出台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将优先进行沿海、沿边和内陆地区产业布局,推动城市高污染企业搬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将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对新增的违规产能企业将综合运用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环保监管等手段,快速淘汰,对排放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停产整顿。
环境保护除了简单的末端治理和处理外,更要注重从源头解决问题。例如采取清洁生产工艺,用清洁的原料和能源,用效率更高的设备,生产出更加清洁的产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要放过一些细节,例如杜绝浪费助剂、燃料、能源等,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改进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
“生态时尚不仅仅是时尚圈的焦点,更是一个社会性话题。当前中国纺织产业的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需要从产业源头加强政策引导与结构调整。通过节能、环保的生态经济,从而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邹东涛表示。
对于印染行业来说,它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的实际问题。印染行业能耗水耗较多、废水排放量大,一直受到国家实施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重点关注,也是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产业之一。产品同质化、利润率低是印染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张天梅表示,在当前环保成本、上游原料成本提高的大趋势下,如何提高利润率,生产出适销对路、附加值高的产品,是企业亟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只能接受市场的淘汰。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