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企“红利”将助推中国棉纺产业再次腾飞
目前来看,纺企正在享受政策调整带来的“红利”。最近这些天来,在与一些业界人士交流过程中,深感纺企的一些不同凡响的变化,尤其在成本控制、赢利水平、产品升级等方面的不一样。
本年度,临时收储政策退出,目标价格政策取而代之。如此一来,长期处于割裂状态的内外棉价将实现接轨。短期来看,纺企将不再“使用世界上最贵的棉花”,提升竞争力。长期来看,有利于整个棉花产业链走向正常的发展轨道。
目前,纺企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江苏1家20万锭纺企负责人说,目前他们库存的高成本纱线已销售一空,现在使用的全部是低成本的新季棉花,因此也就实现真正赢利。以他们厂生产的精梳40支为例,主要配棉为新疆棉、地产棉,目前新疆3128级棉到厂价14300元/吨、地产棉3128级到厂价13100元/吨,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17250元/吨下跌4000元/吨一线。但自2014年5月至今,精梳40支纱线价格下跌2600元/吨。因此,纺企的纱线利润增加4000-2600=1400元/吨一线。
“不仅是精梳40支,包括普梳、气流纺等几乎所有纯棉纱,基本都实现利润的转负为正。”负责人说,之所以到现在仍有不少企业“叫苦连天”,其实是因下游需求暂时未显现,产成品仍然总体处于滞销状态。不过,纺企此刻之苦已非彼时之苦。
除原料成本大幅下幅,2014年10月以来,给纺企印象最深是棉花质量的大幅改善。在3年临时收储时期,纺企用棉除少量进口棉之外,大部分都要通过竞拍购买国储棉。然而实施临时收储政策,棉农种棉花关注的只是产量,造成我国棉花,尤其是新疆棉花质量明显下降,部分棉企为增加交储量,把部分低等级棉与高等级棉掺在一起,从而拉低高等级棉的品质,棉花质量问题成为纺企担忧的首要问题。但2014年10月以来,纺企与棉企、棉商直接对接,选择的余地放大。买不买、买什么质量的棉花完全是纺企说了算。这样一来,上游棉农、棉企在销售、加工棉花过程中,有意识将棉花分等级处理,以提高效益。
“近2年,市场加剧纺企的洗牌,倒逼企业转型升级。”1位市场人士说,经过这几年的竞争,现在能够留存下来的都是“雄狮”,也是产业升级转型的结果。
我们有理由相信,目标价格政策给纺企带来的绝不仅仅是目前的这一点点利益,它终将成为中国棉纺产业再次腾飞的“推动剂”。(全球纺织网)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