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毯行业渐行渐进
回顾:藏毯从“后备军”到出口“先行者”
从目前市场看,青海省藏毯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在世界上仅次于尼伯尔,排名第二。藏毯作为青海高原的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青铜器时代。目前,国内生产的藏毯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藏毯成规模的出口是近20年的事,短短的20年,蕴含了藏毯出口从起步、上升、衰退,再到涅磐的前世今生。
起步:完成出口指标的后备军
中国藏毯协会秘书长王英虎透露,在建国初期外贸出口的计划调拨时代,各地的地毯生产均依照中国土畜进出口总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组织完成。当时,青海还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地毯生产是在天津地毯进出口公司的指导下进行的,成品也统一使用天津地毯进出口公司的“风船牌”商标,由天津口岸出口。1959年,青海生产的首批2748平方米的地毯实现出口。
此后,国家逐步将进出口经营权下放到地方。获得自营出口权,青海拥有了主动性,但每年必须完成的中央下达的出口任务。但青海经济落后,可供出口的产品有限,要完成业务量就必须增加出口品种。因此,藏毯成为用以弥补计划出口量缺口的出口“新产品”。1980年,青海也获得了地毯的自营出口权,在1982年停止了地毯的调拨业务,并于1986年实现了藏毯的出口。
衰败: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诟病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政策的推动下,藏毯迅速发展为青海的骨干出口产品。但好景不长。1994年,为规范出口经营秩序,当时的国家外经贸部对纺织出口产品实施招标管理,所有的纺织品,不分类别必须交纳一定的标费,方能出口。这让藏毯出口一度陷入困境。到1996年,青海藏毯业跌至低谷。同时,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经营模式和企业之间的低价竞销行为,进一步恶化了青海藏毯的出口环境。
涅磐:“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感悟
随着国企的破产改制,民营经济逐渐在藏毯行业崭露头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立于1994年的青海藏羊集团。
当时,国内藏毯出口受制于体制诟病陷落低谷,但国际上的藏毯贸易却依然红火。尼泊尔的藏毯就深受手工地毯消费大国的追捧。但其实,尼泊尔的藏毯工艺也是源于中国。在中国藏毯还未批量出口的1978、1979年,尼泊尔的藏毯出口额已超过1.6亿美元。
“墙里开花墙外香”的景象让藏羊集团老总张恒伟深感不甘,更让他看到发展藏毯的希望。在藏毯企业破产改制的过程中,张恒伟买下青海地毯一厂,并在2001年投产。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不断加强的研发力度,加上体制灵活,藏羊集团很快发展成为青海藏毯业的骨干企业。
新起点: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
现在正值藏毯发展的大好时机。2001年,青海省开始重视藏毯产业的发展,2003年将藏毯产业确立为全省重点发展的民族特色产业,将藏毯产业作为社会化系统工程,作为全省优势特色经济的一个亮点和朝阳产业,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实施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现在是藏毯发展的转折点,有了市场和政策的支持,企业干劲十足,纷纷抓住时机,抢生产、上规模,而相对忽略了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的开发力度。2006年,就出现了藏毯供大于求的现象。
此外,在产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新加入的农牧民需要实际的练习和一定的熟练过程。期间就会产生部分略有残次的成品,造成现货积压。而龙头企业藏羊集团的封闭式管理,也存在弊病。
审视:当今藏毯产业发展的短板
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青海省藏毯生产长期以来处于民间作坊式加工状态,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继建成规模较大的生产车间,虽有多年发展,但生产设备(如梳纺机)和生产工具(如手工纺纱车、洗毯机、缠线车和编织用工具等)的改进、研制滞后,工艺流程中的生产技术环节(如染纱、后整理工序)落后。
二是藏毯编织管理人员和技师缺乏。随着各地区加工车间和半成品生产能力的快速扩大,基层加工点管理人员、织毯技师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藏毯产业的发展。目前全省农村、牧区已建立的织毯和手纺纱车间共220个,所需车间管理人员至少要220人,实际只有100余人,技师需要近400人,实际只有150余人,二者缺口很大,除车间负责人就近从农村选定外,技师只能从熟练编织工中选拔,大部分人不能胜任技术指导工作。由于管理人员和技师培训工作滞后,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三是对藏毯原料基地建设重视不够。藏毯作为产业化经营,从原料生产到藏毯产品、再到外销,产业链很长、覆盖面很广,但目前存在链条不完整,衔接管理不紧密的问题,特别是羊毛基地建设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已经影响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藏毯的主要原料是“西宁大白毛”,其次是牛、羊绒等,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羊毛质量下降。
对策:藏毯产业如何更进一步
第一,加快品牌建设和申报工作。从当前国际国内的藏毯经营的市场看,藏毯企业的发展对外依存度越来越明显,推介自己,开拓国际市场已成为藏毯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而开拓国际市场创建品牌必不可少。
第二,采取多种渠道扩张生产能力。总结近年来藏毯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继续采取多种渠道争取项目建设和资金:一是藏毯编织车间的新扩建项目和机梁购置费,继续实行政府扶持的办法,从扶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二是鼓励社会闲散资金兴建加工车间,省扶贫资金给予补助,产权归投资者所有;三是后整理加工厂由藏毯企业、所在地政府、个体业主共同出资兴建,以地方政府出资为主,联合经营。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青海省藏毯企业均属非公有制企业,要吸纳更多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改变目前企业职工队伍的低素质结构。
第四,加强市场开拓力度。在市场营销策略上要首先巩固扩大欧美日传统重点市场;其次积极开拓拉美、大洋洲等新市场,分步启动亚洲、非洲潜在市场。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全国强势对外媒体的宣传等综合措施,将主副品牌打造成世界品牌,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同时要努力增加色品种,拉长产品链和拉细价格链,实施单品牌多品种和多品牌多品种战略,产品档次和价格由高至低,兼顾国际市场消费者的各个选择层次。
信息来源:纺织商业周刊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蓄势待发!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开展在即!
盛夏伊始万物并秀。2022宁波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将于7月1-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展为华东地区纺织服装供应链...
文化自信激扬时尚创意,产业互联聚合集群之力 高阳毛巾荣获十大时尚引领榜样殊荣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纺织服装年度精锐榜发布仪式暨2021行业精英论坛上,河北瑞...
守望相助尽责任,intertextile家纺展携手企业逆向前行
近期,家纺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中国国际家纺展组委会一直在密切关注企业的复工情况,并与中国家纺协会一起,对企业展开问卷调查活...
一元开店,店联盟全新上线
还在店里坐等顾客上门?还在发愁库存压力?没有优质一手货源?有了店联盟,以上问题统统帮您解决!店联盟是什么?店联盟拥有多种...
家纺市场成交稳中攀升
近期,中国轻纺城传统市场家纺市场成交局部活跃,涤纶长丝类装饰面料挂样品种增加,现货上市场量局部性有所增加,但部分中小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