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营销,要真的很美
2012-5-15
研究人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每天固定给猴群中的每只猴子3支香蕉。当偶尔每天给每只猴子5支香蕉时,猴子们都会变的兴高采烈。有一次,实验人员给了每只猴子10支香蕉,随后再从猴子手中收回2支香蕉。虽然猴子们实际获得的香蕉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但是它们却对于实验人员拿走它们手里的2支香蕉非常的愤怒。激动的情绪几个小时都不能平复。
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非常常见。比如,每个月给员工固定300元的奖金,员工很高兴。突然一个月发给了员工1000元奖金,之后又告知是财务部门计算错误,追回了500元多发的奖金。尽管员工还是多得到了200元奖金,但是他们对公司的抱怨却远高于每月领300元奖金的时候。
曾经健力宝饮料广东公司搞过一次“第五季抢鲜in乐汇”喝饮料赢当红歌手演唱会门票的活动。活动方式为消费者通过累计消费达到400积分来兑换一张兑换券,或用一定数量饮料瓶身标签来换兑换券,最后用每张兑换券兑换一张演唱会门票。这个活动激起了广东消费者与乐迷们的极大兴趣。但等到活动结束,该健力宝公司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健力宝公司,兑换了几百张门票后,告知兑换者“门票已经没有,请拿每张兑换券换一瓶饮料”。消费者手中的几千张兑换券无法换到门票,这让在烈日下等待了数小时的消费者们情绪由焦虑变为了愤怒。这次活动不管是厂家准备不充分,还是有意噱头炒作,欺诈消费者,最终都给健力宝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销量迅速下滑,甚至引发了罢喝的风潮。
品牌失信的代价是沉重的。然而有些品牌各方面工作做的都很到位,但是消费者的满意度却总是不高,原因在于这些品牌虽然做的很优秀,但是其对消费者的承诺也很高,如果承诺全部兑现,消费者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是符合了最初的期望值。但是,当过高的承诺无法完全兑现时,消费者会产生巨大的期望落差,抱怨情绪也会马上出现。如何保证不让消费者失望并创造惊喜呢?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承诺保障
在消费者购买某个商品前,多要参考商家对该商品的综合承诺,这个承诺对于商家与消费者都非常重要,因此要谨慎承诺。现在一些企业以为,只要在道德的商业底线之上,略微夸张一点来宣传,就是正常的营销手段,可以促销商品,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其实,道德的底线只是一个企业或品牌生存的最低标准,在此之上的行为的确不会遭到道德与法律的谴责,但是,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就要以道德底线为基础,走向更高的标准。纵观当今的市场,越是成功的大品牌,其宣传与承诺的越谨慎,而信口开河的品牌多无法长久生存。
除了上面提到的部分夸大宣传的品牌外,绝大多数品牌无法兑现承诺的原因不是出于欺诈消费者的目的,很多时候是企业对承诺达成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或意外等原因,更遗憾的是,有时候造成这种结果企业自己还全然不知,导致消费者失望的离开。比如,很多品牌并非夸大宣传产品的功效与价值,只是信息传递不明确或找错了消费者,造成了误会,当消费者把商品买回家后却不能解决其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产生了失望情绪。如一款手机宣传中有一个卖点是“大屏幕、大字体”,宣传单上打出了一比一比例的手机屏幕图片,上面短信的文字的确很大,很清晰,厂家要宣传的是通过手机中的大字来突出大手机屏幕的优势。一位老人因为上了年纪,导致眼花、视物不清,看到宣传后买了这款手机,使用后发现,虽然手机短信息中的文字很大,但是编写短信的输入法字体和符号都很小,这位老人根本无法看清,结果很失望。
这是商家的过错吗?或是消费者的过错?都不是,这就是一种沟通不良造成的消费者失望。
因此,要从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角度来思考品牌的宣传与承诺,从顾客的角度反推回产品,这样从提供产品的利益到寻找目标消费者再到宣传途径都会精准,可以有效避免因沟通不良或与消费者对接错位造成的顾客失望。
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人类社会中也非常常见。比如,每个月给员工固定300元的奖金,员工很高兴。突然一个月发给了员工1000元奖金,之后又告知是财务部门计算错误,追回了500元多发的奖金。尽管员工还是多得到了200元奖金,但是他们对公司的抱怨却远高于每月领300元奖金的时候。
曾经健力宝饮料广东公司搞过一次“第五季抢鲜in乐汇”喝饮料赢当红歌手演唱会门票的活动。活动方式为消费者通过累计消费达到400积分来兑换一张兑换券,或用一定数量饮料瓶身标签来换兑换券,最后用每张兑换券兑换一张演唱会门票。这个活动激起了广东消费者与乐迷们的极大兴趣。但等到活动结束,该健力宝公司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健力宝公司,兑换了几百张门票后,告知兑换者“门票已经没有,请拿每张兑换券换一瓶饮料”。消费者手中的几千张兑换券无法换到门票,这让在烈日下等待了数小时的消费者们情绪由焦虑变为了愤怒。这次活动不管是厂家准备不充分,还是有意噱头炒作,欺诈消费者,最终都给健力宝的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销量迅速下滑,甚至引发了罢喝的风潮。
品牌失信的代价是沉重的。然而有些品牌各方面工作做的都很到位,但是消费者的满意度却总是不高,原因在于这些品牌虽然做的很优秀,但是其对消费者的承诺也很高,如果承诺全部兑现,消费者也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是符合了最初的期望值。但是,当过高的承诺无法完全兑现时,消费者会产生巨大的期望落差,抱怨情绪也会马上出现。如何保证不让消费者失望并创造惊喜呢?笔者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承诺保障
在消费者购买某个商品前,多要参考商家对该商品的综合承诺,这个承诺对于商家与消费者都非常重要,因此要谨慎承诺。现在一些企业以为,只要在道德的商业底线之上,略微夸张一点来宣传,就是正常的营销手段,可以促销商品,不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其实,道德的底线只是一个企业或品牌生存的最低标准,在此之上的行为的确不会遭到道德与法律的谴责,但是,要打造一个强大的品牌就要以道德底线为基础,走向更高的标准。纵观当今的市场,越是成功的大品牌,其宣传与承诺的越谨慎,而信口开河的品牌多无法长久生存。
除了上面提到的部分夸大宣传的品牌外,绝大多数品牌无法兑现承诺的原因不是出于欺诈消费者的目的,很多时候是企业对承诺达成的可能性估计不足或意外等原因,更遗憾的是,有时候造成这种结果企业自己还全然不知,导致消费者失望的离开。比如,很多品牌并非夸大宣传产品的功效与价值,只是信息传递不明确或找错了消费者,造成了误会,当消费者把商品买回家后却不能解决其要解决的问题,必然产生了失望情绪。如一款手机宣传中有一个卖点是“大屏幕、大字体”,宣传单上打出了一比一比例的手机屏幕图片,上面短信的文字的确很大,很清晰,厂家要宣传的是通过手机中的大字来突出大手机屏幕的优势。一位老人因为上了年纪,导致眼花、视物不清,看到宣传后买了这款手机,使用后发现,虽然手机短信息中的文字很大,但是编写短信的输入法字体和符号都很小,这位老人根本无法看清,结果很失望。
这是商家的过错吗?或是消费者的过错?都不是,这就是一种沟通不良造成的消费者失望。
因此,要从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角度来思考品牌的宣传与承诺,从顾客的角度反推回产品,这样从提供产品的利益到寻找目标消费者再到宣传途径都会精准,可以有效避免因沟通不良或与消费者对接错位造成的顾客失望。
回复 222087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抗“疫”,悦达家纺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多渠道开展营销活动
疫情当下,众多家纺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投入到抗“疫”的激战中来,悦达家纺作为国内知名品牌,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悦达家...
打破淡季营销困局
一家中小型家纺公司,销售淡旺季明显,年复一年的波动性营销轨迹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小的羁绊,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半年够吃半年饿肚...
品牌,你过节了吗?
网络上轰轰烈烈的造节运动还在继续。京东“6·18”大促首轮数据公布,6月18日全天下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去年6...
如何让展会营销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一个计划开拓地区市场或者全国市场的行业企业来说,参展可以较快的提升知名度、获得新客户,起到迅速推广市场的作用。然而,...
营销的价值在于激发用户的购买欲
购买力是伪命题,购买欲才是王道在市场营销中,关于购买力与购买欲的谈论研究已经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