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陷入亏损 南通家纺城门可罗雀
“富二代”新招找客户
出生于1986年的亚英是“富二代”的代表,她告诉记者,纺织品企业生意最好的时候是在“非典”那一年。“‘非典’结束后,人们的购买力迅速反弹,销售情况特别好。”
亚英这一代的守业者与她们的父辈有所不同,几乎都引入了电子商务。“竞争太激烈了,坐在店里等客户上门是行不通的,要想办法主动找客户。”
竞争的白热化是这一两年的事,家纺城的商家数量迅速膨胀,价格也因此涨不上去。“配布涨2角,印染涨2角,都成了我们的负担,成本一共涨了30%。可有的人不涨价,我们也不敢涨价。”亚英说。
亚英和其他许多小商户一样,把与家纺城一街之隔的金太阳当作学习的榜样。
金太阳是这一带唯一独立在家纺城外面的企业,有车间、办公楼还有店面。亚英告诉记者,金太阳拥有水星家纺、罗莱家纺这样的大客户,做的是高档面料,政府也将它作为龙头企业来扶持,已进入良性循环,一年销售十几亿元。“金太阳每年300多人在外面跑业务,公司还送他们去听销售课程,一节课好几万元,听说效果立竿见影。”
与亚英对门的陆老板认为,金太阳能发展起来,关键是抓住了机遇。虽然都是从家庭作坊起步,在十几年前,金太阳依靠一个特别受欢迎的花型,一下子赚到了五六百万元,这笔巨款迅速帮助它成长起来。陆老板认为,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接下来拼的是眼光。家纺城虽然大,但产品品种非常少,家家户户都在那几家酒店用品上做生意,短兵相接。他打算今后多在设计花型上下功夫,花大价钱找最好的设计公司。
原因:中小企业5大困境南通纺企无一躲过
苏通大桥把上海到南通的车程缩短到两个小时,在南通近郊的高速公路两旁,纺织企业巨幅广告牌逐渐被纺织检测、印染、花型设计等广告所包围。民间借贷的广告数目繁多,格外刺眼。
记者走进南通市郊的经济开发区,对部分纺企进行了走访。
关键词:次贷危机
美国买家先诉苦:我们也难
8月15日,张雨最担心的暴雨没有来临,她得以顺利地让工人把纸板箱包装的货物从仓库里一一搬上车。这批货将运往美国拉斯维加斯。
张雨的厂地处南通市郊的经济开发区,紧邻苏通大桥,厂对面和隔壁好几家都是类似的纺织企业。
张雨的厂做的是床单、被套和毛巾等床上用品,终端客户是酒店和宾馆,每次发货量不大,发货频率却很高。
“这个美国客户和我们合作好几年了。往年每月都有几十万美元的订单,今年到现在只有这一笔单子。”张雨说。
张雨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今年,她试探性地想谈谈价格,可不等她开口,美国客户就开始叫苦不迭。美国人很诚恳地说:“Grace,我知道你们很难。但美国次贷危机还没过去,人们减少了旅游,酒店业也不景气,我们承受不了你们的提价。”
张雨回忆说,那个很有风度的美国人最后做出信心十足的样子,并安慰她说,双方要团结起来,一起携手渡过这个难关。
“等等吧,明年再涨也不迟。美国人是这么说的,我可不知道明年又会怎样。”张雨说。提价不成,成本却骤增,发向美国的货利润已逼近零点。“美国的单子来了,我们也做,虽然不赚钱,但想保住这个客户。”
张雨知道,美国人拿次贷危机来解释已算是客气了。纺织行业门槛低,买得起几台机器的人家都纷纷开厂,竞争异常惨烈,给了国外客户广阔的选择空间。没有一家敢单独提价。因为没有行业协会,集体提价也无从谈起。
张雨的一个日本客户已开始在印尼寻找供应商。“等印尼、巴基斯坦、越南的产业形成规模,中国的成本再上去,钱就更难赚了。”张雨说。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