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丝绸名义 创造“太湖雪”荣誉
—“太湖雪”真丝家纺9年发展风采录
胡毓芳转入丝绸行业,是在2002年,她是从千年传统产品蚕丝被开始起家的。而这个时候,震泽蚕丝被行业已如雨后春笋,有了好几十家,离最早的蚕丝被创始企业已经过了整整十年。做过教师,搞过贸易,开过商店的胡毓芳面临的考验是明摆着的。
但是,胡毓芳这位柔弱的江南女子,却有着“别人能做,我就能做;要么不干,要么干好、干得比别人还要好”的性格,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她都要、也都能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骨子里我是要强的。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胡毓芳说,这个性格一直驱使着她不断挑战自己,因此在每次转换行业时,虽然留恋过去创造的成绩,但依旧能果断前行。
选择做蚕丝被,胡毓芳认为,是因为从小在丝绸之乡长大,对丝绸有着浓浓的情缘。她认定家乡的丝绸产品,一定能够成就一个企业,能够打造成一个优良品牌,她决心把家乡的特产推广出去。
2002年 8月,她在吴江震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租借来的一个简陋作坊开始,靠着一张拉绵桌,带着4个女工,胡毓芳走上了比别人晚了十年、但目标明确的创业之路。当精美的传统产品蚕丝被生产出来后,胡毓芳给它起了一个具有江南地域特色和水乡韵味的名字——太湖雪,暗喻像雪一样纯而又白的蚕丝,出自美丽的太湖之畔。
蚕丝被作为传统丝绸产品,有着两个先天性的致命弱点:一是容易板结发硬,二是用了一段时间后丝绵容易移位、糅合和变形,变得厚薄不均。
比别人晚十年,又从事同一行业,要么跟着人家在传统中打转,要么从传统中另辟蹊径。胡毓芳的创业之路注定是一个创新之路。胡毓芳一边寻访江浙一带的丝绸前辈,一边与苏州大学蚕桑研究所合作,寻找突破传统、革新工艺的办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蚕丝被的两大弱点便在2002年底,被她们攻克。
蚕丝被容易板结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蚕丝中有一种叫丝胶的东西,它遇热后会发黏、发硬,所以使用一年后就要翻新。而手工剥茧取丝,丝的长度不够,症结找到了,创新也有了可能。“为什么不能像缫丝厂缫丝一样,一边抽丝一边脱胶?”一个富有革命性的想法与做法,从此改变了蚕丝被的命运!
创新性实践,工艺性革新,丝胶没有了,丝长变长了。手工拉制中,把蚕丝拉成一张网,然后纵横交错,层层网叠几十次。板结、移位,从此不再出现,一条被子使用十年也不需要翻新。一种创新,行业共享。而今,震泽的蚕丝被全部采用了这种工艺。
创新无处不在,创新常常是后起创业、急起直追取得成功的保证。回顾九年创业史,胡毓芳感悟深刻。“创新不一定非要在高科技领域,创新不一定非是高科技。做企业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改变传统产品的命运,只有依靠创新性思维。”面对一个彻底改变传统产品几千年命运的小小创新,胡毓芳并没表现得踌躇满志,因为她知道,太湖雪要成为像罗莱、梦洁、富安娜那样的大品牌,还需要无数的创新智慧与举措。这个小小的创新,虽然使蚕丝被迅速走红大江南北,为低迷了十多年的丝绸行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只是拿到了进入这个尖端领域的“入场券”。今年初,作为苏州女性科技创新代表,胡毓芳在与苏大学生对话时,说了这样一番心语。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玉娜”--来自“雪都”阿尔泰的驼绒家纺品牌
...
明远创意生活:亮相首届“中华织造大会”传递东方自然美学
2022年12月30日,首届“中华织造大会”通过多角度、深层次探讨新时代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坚持创造性转化...
“华彩重现”--夏尔小镇2023春夏新品发布会云上举行
12月19日下午,夏尔小镇(Cieltown)2023年春夏新品发布会在其抖音号举办,由夏尔家纺产品总监朱玉玲、设计师李...
罗莱生活发布碳中和愿景,以绿色引领家纺行业可持续发展
8月1日,罗莱生活发布企业碳中和路线图,力争在2028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挑...
杜绝双标,公平竞争,成分标注“迭代®涤纶”是维护纤维正常竞争的公平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产品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他们绝大多数产品质量优秀、技术领先,很多产品无论成分、还是品类,在国内市场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