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渠道作价原则
假设一个产品的出厂价格为1元,批发价格为10.1元,那么,我们就说它加价了0.1元。而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大流通产品以箱作为计量单位,假设这个产品为30元一箱,那么它的批发价就是33元,我们说它加价了3元。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市场需求曲线,它反映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如何随着该物品的价格变动而变动。在现实中的大流通产品操作中,我们经常可以运用到这条曲线。市场通常对这类商品的价格非常敏感,他们已经不大需要百分比来估算这种敏感性,用的是元甚至角来计算。
在这类产品中,出厂价格也时常会产生变化,比如某些饮料就会有淡季和旺季价格,这也是为了用价格来增加产品的销量,根据需求定理,价格的下降通常会引起需求量增加。
但是在这种作价方式中,我们很难列出零售价格的平均值。在作价体系中,通常作价的基准线离零售价格越远,就说明了分销的越发广泛,但同时也说明了对零售终端的控制力的降低,同样,零售价格的控制力也相应降低。尤其是通过批发渠道销售的产品,批发层级不同,零售终端的形式不同——他们可能被分销在夫妻老婆店、超市或者是便利店——他们的价格也就不尽相同。因为每种零售业态都有着符合他们投资回报率的加价方式。
渠道作价体系究竟说明了什么?
我们研究渠道作价体系的目的主要是探究产品的分销特性、分销数量、渠道各层级利润率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制定一个产品在各个时期的分销策略。
以化妆品为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专柜产品在进入卖场、超市甚至更为广泛的分销领域,必须以降低零售毛利率和批发毛利率作为代价,这也是渠道各个层级相互要价的必然结果。前身是专柜产品的化妆品,在进入流通渠道之后,常常会出现“价格乱”的现象,但那大多是假象,事实是渠道各个层级之间的力量在迫使它成为一种类似于快速消费品的产品,但是,如果它不具备快速消费品那种存货(或者在贸易中使用的流动资金)周转的速度,看不见的手依然会把它的毛利率适当地调高,以期获得正常的投资回报。
再以宝洁为例,尽管它还是以卖场超市作为主要渠道,但是,它惊人的销量早已使之具备了大流通产品的特性,而事实上渠道也正在迫使宝洁采取等同于厂价顺加毛利的作价方式。我经常听到商家抱怨宝洁的毛利低,做1000万生意只有多少利润之类的话。但是这类话大多是经不住分析的,经过测算大多宝洁客户的年资金周转次数能达到20次,也就是说,每次只要有1%以上毛利率,他们就能维持20%以上的正常贸易的年投资回报率。
而一个普通的超市产品,它的资金周转次数每年大约在4次左右,它要想获得等同于经营宝洁的投资回报率,就要有5%的利润率。这种分析也说明了畅销产品为什么毛利低的道理。
渠道作价体系的分析,也说明了深度分销为什么大多遭遇失败的原因,在大流通产品中,大多是以存货周转的次数获得正常的投资回报率而并非是高毛利。深度分销大大加大了人员成本,而这个时候你如果不能继续增加存货周转次数(通常很难),就不得不提高毛利率,而提高毛利率,又使得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所以,生意存在的方式自有它必然的经济学道理,不按照规律地人为创造,是不可取的。
渠道作价体现也说明了品牌溢价能力只能存在于高端市场,因为价格对品牌本身具有杀伤能力,分销同样对品牌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分销与价格之间存在着联系。尤其对于中国市场这点非常重要,“无处不在”的可口可乐在深度分销领域的举步维艰也无疑是受到了价格以及受其关联的分销成本的影响。
渠道作价体系是罕有人研究的领域,我以此抛砖小文与众位同道与专家一起探讨,并希望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渠道作价体系之中的数学模型,并且能把“品牌”在渠道各个层级中的溢价能力用数字来进行测量,我想这必将对中国渠道、分销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抗“疫”,悦达家纺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多渠道开展营销活动
疫情当下,众多家纺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投入到抗“疫”的激战中来,悦达家纺作为国内知名品牌,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悦达家...
打破淡季营销困局
一家中小型家纺公司,销售淡旺季明显,年复一年的波动性营销轨迹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小的羁绊,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半年够吃半年饿肚...
品牌,你过节了吗?
网络上轰轰烈烈的造节运动还在继续。京东“6·18”大促首轮数据公布,6月18日全天下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去年6...
如何让展会营销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一个计划开拓地区市场或者全国市场的行业企业来说,参展可以较快的提升知名度、获得新客户,起到迅速推广市场的作用。然而,...
营销的价值在于激发用户的购买欲
购买力是伪命题,购买欲才是王道在市场营销中,关于购买力与购买欲的谈论研究已经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