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网
首页 > 行业 > 资讯 > 品牌 > 李宁换标:品牌战略升级的思考(上)

李宁换标:品牌战略升级的思考(上)

 2012-12-6
李宁公司宣布正式启用新的品牌标识和宣传口号“MaketheChange”(让改变发生),这同时标志着李宁开启了新一轮的品牌重塑战略。作为国内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商,李宁公司是基于什么样的竞争考虑而做出的战略调整?它又将面对怎样的竞争挑战?本文试图沿着目标市场、产品组合、品牌精神和企业愿景等四条主线来为读者勾勒出李宁公司战略调整的路线图以及将要面对的挑战。
  
  目标市场,转向年轻与时尚群体
  
  任何公司都不可能为市场上所有的顾客提供服务,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进而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市场,企业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尤其是在现今需求日益多样化的国内外市场上,企业更需要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将他们划分为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或者切割成若干的细分子市场,才能结合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其中的一个或者数个细分市场提供有效而可盈利的营销服务。
  
  创建于1990年的李宁公司,在早期凭借卓越运动员李宁本身的社会感召力迅速成长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领军品牌之一。虽然李宁也一直致力于品牌形象在时尚化方面的努力,但是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主流消费群体逐渐步入中年的市场现实,李宁品牌形象在市场上也出现了老化的迹象。2006年~2007年,李宁公司经过对消费者的市场调查发现,实际消费者与目标人群有差距,整体用户群偏大,近35岁到40岁的人群超过50%,因为年轻消费者认为李宁在酷、时尚、国际感上逊色于国际品牌。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群是14岁到45岁,而对体育用品企业来说,14—25岁的年轻人群是更为理想的消费者群体。
  
  此外,由于品牌影响力、传播预算、市场定位与价格策略等方面的原因,以李宁为代表的国产体育用品品牌一直关注于二三线市场的培育与开发(以李宁公司为例,2009年,李宁品牌在全国的门店总数有7249家,新增1004家,其中新增门店和新增营业面积的80%以上集中在国内二三线市场),而在一线城市的品牌影响力还不能与国际品牌相比肩。李宁CEO张志勇也坦承,如果分年龄段来看,25岁以上消费者构成的市场中,认可度李宁品牌是第一位,而在25岁以及更小群体中,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国际品牌是第一位;如果分城市层级来看,超大和一线市场李宁落后于耐克与阿迪达斯两个国际品牌。
  
  招商证券的研究报告也指出,李宁品牌的实际消费群体年龄偏大,公司急需让自己对80后、90后的新一代消费者产生粘性——这使得品牌重塑成为李宁必然的选择。此外,市场消费能力增强和购买倾向高端的市场现实,也使得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逐步向一线城市靠拢,这也为李宁产品的高端化与品牌形象的年轻化提供了坚实的消费基础。
  
  经过品牌在目标市场定位方面,重塑后的李宁品牌希望通过推出全新的品牌标识及宣传口号来提升品牌形象的时尚感,重点吸引“90后”年轻消费人群,与16~35岁及以上更宽泛的年轻、时尚目标消费人群保持持续的沟通。可见,在新的竞争时期,李宁希望紧紧跟随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脚步进一步保持竞争优势,夯实自身的竞争地位。
  
  思考之一
  
  近年来,国内民众对于各种体育活动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都在稳步提高。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运动风潮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1)经济发展促进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民众更加关注健康,也有更多的时间与收入来进行各种休闲运动和常规体育运动;(2)体操、羽毛球、乒乓球等中国优势体育项目在世界性的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积极性;(3)姚明、刘翔等国际体育明星的示范效应,带动了国内体育品牌对市场的开拓热情。由此可见,普通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深刻的文化现象,这也为众多国内外体育品牌的市场开拓提供了现实的销售土壤。
  
  2001~2006年期间,耐克、阿迪达斯在超大和一线城市基本完成销售渠道布局,销售额也先后超过李宁公司,分别位居中国市场第一位和第二位。此外,安踏、匹克、鸿星尔克、德尔惠等同样定位于二三线市场的竞争性品牌也给李宁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宁做出了在保持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向一线城市突围的“高端化、年轻化”的应对策略,换标可以看做是公司正式吹响了这场营销战役的冲锋号角。
  
  李宁公司CEO张志勇介绍称,新标识设计思路是为了顺应年轻消费群体、特别是“90后”不断求变的心理。多年来,李宁一直视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两大竞争对手,此次品牌重塑亦是希望在中国超大城市及一线城市市场增加与两大国际品牌的竞争力。但是与此同时,耐克与阿迪达斯等国际巨头要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稳步增长,也极有可能将触角伸向同样具有消费潜力的国内二三线甚至县级城市(例如在福建县级市漳平,耐克已设立门店)。
  
  品牌精神,寻求文化与情感溢价
  
  品牌精神是品牌文化的核心表现方式,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渐沉淀出的事业理念和价值观念。品牌形象是企业在将品牌精神与市场沟通之后,消费者对特定品牌在进行传播之后的现实认知。因此,企业希望的品牌市场形象往往与品牌在消费者头脑中的现实认知有一定的差距,甚至完全相反。
  
  李宁公司在2008年的市场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李宁是一个“可靠的、温和的、可值得信赖的、积极向上的”品牌,而公司希望品牌具有更鲜明的个性——激情、勇敢、锐气等特质。李宁公司认为,目前的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已经进入了稳定的成长期。在产业爆发期,企业的主要驱动力是通过分销(主要表现为增加“店中店”或者门店数量)获得快速的增长;而在产业稳定成长期,核心竞争力则是产品创新和品牌创新(即产品技术含量高低,品牌文化是否能与消费情感相连接)。
  
  而且,在年轻、时尚消费群体逐渐壮大的市场环境下,李宁还需要找到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的“语言”——通过紧抓年轻消费者的内在特质,获得品牌在文化层面的认同感。因此,李宁品牌的新标识在继承了原先标识结构视觉效果的同时,李宁原创的“李宁交*”动作,并以“人”字形来诠释运动价值观——“鼓励每个人透过运动表达自我,实现自我”;而新宣传口号“MaketheChange”也旨在向市场传播新的品牌DNA——“鼓励每个人敢于求变、勇于突破,是对新一代创造者发出的号召”。
  
  根据李宁公司的解释,如果先前的品牌口号“Anythingis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是鼓励人们“敢想”,那么新的品牌口号“MaketheChange”(让改变发生)则是激励大家“敢为”。从李宁的第一个宣传口号——“中国新一代的期望”,到后来的“有可能”,再到现在的“让改变发生”,反映出的正是李宁针对不同时代的主流群体消费诉求的市场回应。
  
  思考之二
  
  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之中,品牌只有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竞争环境变化做出及时的、适当的反应,才能促成其不断地成长和成熟。品牌标识和传播口号的变化只是企业为应对营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外部回应,实际上它只是品牌“进化”的一个外在表现。但是,品牌仅仅通过换标或者更改宣传口号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品牌要实现真正的进化,还需要系统性的战略以及相应资源的支持和推动。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在谈到中粮换标时,说到“标识变更是一个管理的过程,而不是一个视觉或者宣传的过程。代表着中粮战略定位、管理系统、企业文化、组织者追求目标的一种转变”。
  
  对于消费者来讲,体育品牌是一种展示个性与自身形象的物质载体,现实销售其实体现的是消费群体对特定品牌文化是否认可或者追随程度的高低而已。本次李宁品牌重塑,李宁品牌仍然将不断突破自我、挑战自我的“运动员精神”作为其最重要的品牌内涵。体育赛事所富含的“运动员精神”——比赛中运动员所凸显的“向上、拼搏、勇敢、梦想、成就、超越”的普世价值观念,也为开展体育营销的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李宁只有通过充分挖掘运动精神,并将其贯穿到品牌塑造或者再造的过程中来,一方面可以拉近品牌与顾客之间的心灵距离,另一方面还能够极大地丰富品牌的文化内涵。因此,寻找到真正的“运动员精神”,并将其注入品牌日常的企业运营及企业文化建设上来,李宁才能达到“内外兼修”的营销效果。

扫一扫,转到手机阅读:

李宁换标:品牌战略升级的思考(上)
回复 235417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家纺网
阅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浙B2-20090135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0414号
我们的服务 | 我们的优势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TAG标签 | 家纺品牌大全
Copyright (C) 2014 Hometex11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推广热线: 021-61529598 61115182
网站服务热线: 021-61529577
市场合作热线: 021-61529588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品牌推广,招商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展会合作,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资讯发布,新闻投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户服务,资料修改
家纺品牌 | 家纺资讯 | 家纺产品 | 家纺店铺 | 家纺招聘 | 家纺展会 | 家纺公司 | 家纺订货会 | 家纺加盟 | 家纺排名 | 家纺知识 品牌加盟
收缩
  • QQ咨询

  • QQ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 加微信咨询
  • 电话咨询

  • 400-800-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