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企业管理之借鉴
2013-12-31
道现今企业管理,多为策略手段论之,而随着社会时代发展,压力与物欲多样复杂性,致以人员心态之变化莫测,企业行为中浮燥多为见之,而如此,策略与手段能否解之,非也,近期国学研究遍及南北,为众企业家所青睐,而其中之内涵是否借之呢,皆为企业主及管理者为之思考,现代企业管理如何归为本质,回归至人性朴实。
孔子言:“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可表述为:对员工施以恩惠而不浪费;让手下的人努力工作,而他们并没有怨气;追求利益而不贪婪;心情平和而不骄傲;表情严肃而不凶猛,如此才是恰到好处。企业管理中“心”为之重要,统心者统天下,企业莫过于此了。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责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在企业中可视为:管理者讲求礼仪,被管理者没有人敢不尊敬他;管理者讲求公道,被管理者没有人敢不服从他;管理者讲求信用,那么被管理者为情所动,不会不讲真话。此乃“道”也,其涵盖了义与信之,管理者自身正之,何惑众人不正呢?
另者,司马迁在《史记》的《货殖列传》中,指出了“善因论”的观点,司马迁说,“善者因为,其次利道(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其观点用在企业中,就是善于管理的人,要放手让手下人去独立工作,在企业追逐财富,发展生产同时,关心员工的成长与进步,让员工个人在经济上亦有所得,这样的企业才能让员工与你同心同德,相伴相生,相融共进,才可创造大量的财务,这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利导之,即对手下要因势利导,指明方向;再次就是“教诲之”即以礼节道理进行教育;再其次是“整齐之”,即是强化规章制度;最不好的做法是“与之争”,即管理者利用其有利地位,独断专行与被管理者争利。
古人管理之借鉴,旨陶冶管理者管理修养,正其心,传之道,为根本也。
回复 265327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九种最重要的领导力
管理者该如何做好授权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即,在向员工授权时,既定义好相关工作的权限范围,给予员工足够...
品牌,你够个性么?
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种联想。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主动或被动得到的讯息并非不足,而是过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联想的同质化...
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在这个无处不品牌的时代,无印良品却在“淡化品牌”。“简单”、“纯朴”、“禅意美学”。品牌悖论的背后,却赢得了无数拥趸。好...
解读纺服业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业提出“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口号,这充分体现渠道建设、服务终端的重要性。服装企业如何做好渠道规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