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打人,给企业营销敲响警钟!
作者:金涛(上海) 2008-7-31
第四关键词沟通
在小李与小记干架之前,有没有沟通过?是有的,但还是出现打人事件。为什么?没有充份沟通,甚至于无法沟通,非暴力不合作。这记者不是找抽么?都说了不能拍,少拍,多沟能,还是最终这个下场,换做咱们,都会几巴掌几脚踹过去,这人的本性有时说不清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只为一口气,最终是输是赢,很难说清楚,有些事情是需要找到一些心理的舒畅的。李亚鹏打人之后肯定有点后悔,毕间自已是明星,但没想到还因祸得福,舆论倒向他一边。
在市场上的企业,有否与消费者沟通?应该说更多是灌输,灌输不成功再沟通。先有一套理论和说辞,消费者接受了就不用过多沟通,就会一边倒。不能接受再沟通不迟,最多加大广告力度,把黑说成白,把死说成活,把红说成绿。在大部分的地方,这样的厂家和产品大行其道。如果一旦碰到不良事件产生。那就开始启动沟能程序,公关、报道、与消费者的联系、对自身情部的申冤说明、新闻发布会等等,危机公关现在很吃香,为什么?都不是因为厂家一贯侵犯消费者权力时碰到较真的了,与厂家打起官司,才会有公关危机。对厂家与消费者而言,沟能更多是一种善后程序,而非从头开始考虑。公关善后是正常的,事前沟通反倒不正常了。
最后一个关键词,主流
大家发现,很多媒体还是网友,都对这次小李打人事件均持支持的态度,很大一个程度是那位记者帮的忙,把视频拍下来,最后让大众发现事件的真相原来是这样的。说实话,刚看到打人事件的文字报道,很多人又说小李的不对等等,这是国人现在对明星的大致态度,出问题肯定是明星不对。但视频真相给了大众另一个角度,原来狗仔队还可以嚣张。
这次触碰的不仅是一个过气明星的底线,更是一个普通人的底线,而这种大众的底线,肯定会是社会舆论的主流声音。所以我们要说,做明星也好,做狗仔也罢,做企业也好,做普通的消费者也行,都不能触碰大众的底线,更不能触碰做人的底线,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事态转变。如果非要触碰?比如说,一个明知不可为的产品,却想在市场上成为一个某大牌,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或者某企业想以身试法,去触碰消费者的底线,把价格调整试试?把口味换换试试?等等,那就得做好善后工作,起码要做好保密工作,别象这些笨狗仔们,明知一个对自己完全不利的视频还要放出来,不是找死么!
与天斗可以,与地斗可以,别与主流斗,只说给视消费者如玩物的企业听!
李亚鹏打人,也给我们每一个做企业的人敲响市场营销之道的警钟!
严重声明:
任何转载或转贴,须连同此全文转载或转贴,禁止任何隐去作者"金涛"和联系方式及本声明内容等形式的转载,否则,不管是机构、网站或个人博客、论坛等,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金涛先生: 系《中国广告》、《国际广告》、《经理人》、《新营销》、《销售与市场》、《中国经理人》、《投资与营销》、《现代广告》、《糖烟酒周刊》、《新食品》、《华夏酒报》等杂志刊物特约撰稿人,在中国多家主要品牌营销网站开设专家专栏,上海多家知名策划咨询公司战略合伙人兼企业年度咨询顾问,中国资深企业战略咨询专家及连锁品牌专家,国内知名企业内训专家,致力于本土企业专业化、国际企业本土化,拒绝教条,提倡实效实战。曾合作客户包括广州本田汽车、中国奇瑞汽车、中国贝发集团(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商)、英国维珍集团、宝洁公司、吉列公司、杭州民生药业、古井镇老池酒业、上海磁悬浮、山东东阿阿胶、伊利乳业、利乐包装、橡果国际、康恩贝药业、金星啤酒、上海新光明集团、中国家帝集团、中国美容网、新光集团、某知名美容SPA全国连锁品牌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致力于企业整体品牌发展战略、连锁加盟品牌赢利模式打造、新品上市、公关事件传播引爆、IT渠道网络传播等的策略制定和实施。 EMAIL: jintaods@yahoo.com.cn 私人电话:139177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