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交”谈起的营销事儿
2012-10-25
“社交”很忙。是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社交”成了读书排行榜的常客。总是有好些个兄弟跟他并肩而立--沟通、技巧、成功、秘诀、快速、人脉……
“社交”是百变天后。从纸质媒体到移动互联,从“人←→人”到“人←→机←→人”,一个键盘、一个鼠标、穿上企鹅制服、来上一句“君要臣死,臣Facebook”,认真当起“推客”,忙里忙外鞠躬尽瘁。
“社交”是万人迷。也许是从那个名叫卡耐基的人开始,国人终于意识到原来我们的职场失利、情场失意都是因为没有和“社交”搞好关系。有人开始焦虑,以上海为例,超过3成(34.4%)的白领视“个人社交范围”为焦点问题(《社交成上海白领关注焦点》,2011,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也有人开始未雨绸缪,72.8%的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基于社交动机(《社交成为大学生参与公益的源动力》,2010零点大学生公益调查)。还未踏进社会的青苹果已意识到公益圈是一个丰富的社会资源库,增长社会见识、提升个人能力开始成为他们参与公益的重要动机。
关于“社交”的话题总是说不完,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年人们和“社交”的那些事儿,看看今天青年人的社交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次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下属零点E动营销发起的《青年群体社交生活行为研究》,旨在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了解青年群体的社交行为特征,洞察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消费行为等趋势变化。本次调查于2012年8月进行,共征集26184名18-32岁青年网友的意见,其中参与调查的男性比例为69.6%,女性30.4%。
青年人社交“十人圈半径”
你可能没听过CSer(couchsurfer,沙发客),也没有《恋爱假期》中两位女主角网上相遇然后互换场所去对方城市旅行度假的经历。但你一定有过饭桌社交经验,遇到过外出活动熟人扎堆的情景。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人平均每人参加的社交活动仅有一种,并且活动参与度较低,而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OK成为社交三宝。2005年的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有46.4%的人参加过“聚餐”(《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
从社交规模看,国人一直在社交这件事上显得有点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接近一半(46.5%)“最近一个月新结识的人数”为0,近三成是一个月结识新朋友数少于3人。2006年、2011年的研究同样发现,中国人的亲密朋友主要集中在同事、同学和发小等近圈,很少扩展到外圈;而亲密朋友圈子超过80%的亲密朋友是同性。
移动互联的今天,交流貌似变得更容易,每天有大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社交工具被创新和下载应用。然而,人们是否因网络真的扩大了朋友圈?社交网站个人主页上、微博上关注的好友成百上千、粉丝一大片,是摆设还是真聊?
数据显示,对于青年群体来讲,绝大多数沟通方式都逃不过“十人圈”。
红得发紫的社交网站,人们日常保持的沟通人数比例绝大多数在10人及以下的范围(70.5%),同样类似的还有论坛(71.7%)。
看来社交网站把世界变平了,却没把人际交往半径变短。
使用电子邮件,估计多数中国人也不习惯,日常通过电子邮件与人沟通超过10人的比例不足2成。
有趣的是,以小企鹅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聊天工具(QQ、MSN等)威力十足,有37.5%的青年人表示,日常通过聊天工具与人沟通的范围在50人以上。
玩游戏、阅微博、看视频进入网络生活榜三甲
曾经有外国机构的调查显示,在全球13个国家的网民中,中国人上网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是看视频,无论是看视频的时间、比例还是设备,都位居全球之冠。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公众的网络活动习惯,我们选出了20个人们上网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数据显示,在青年人的线上生活内容榜上,“在线玩游戏”(33.1%)博得头筹,“阅读或评论他人的博客/微博”(30.6%)居榜眼,而探花则由“在线看视频”(27.6%)夺得。
“社交”是百变天后。从纸质媒体到移动互联,从“人←→人”到“人←→机←→人”,一个键盘、一个鼠标、穿上企鹅制服、来上一句“君要臣死,臣Facebook”,认真当起“推客”,忙里忙外鞠躬尽瘁。
“社交”是万人迷。也许是从那个名叫卡耐基的人开始,国人终于意识到原来我们的职场失利、情场失意都是因为没有和“社交”搞好关系。有人开始焦虑,以上海为例,超过3成(34.4%)的白领视“个人社交范围”为焦点问题(《社交成上海白领关注焦点》,2011,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也有人开始未雨绸缪,72.8%的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基于社交动机(《社交成为大学生参与公益的源动力》,2010零点大学生公益调查)。还未踏进社会的青苹果已意识到公益圈是一个丰富的社会资源库,增长社会见识、提升个人能力开始成为他们参与公益的重要动机。
关于“社交”的话题总是说不完,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年人们和“社交”的那些事儿,看看今天青年人的社交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本次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下属零点E动营销发起的《青年群体社交生活行为研究》,旨在通过线上问卷调查,了解青年群体的社交行为特征,洞察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消费行为等趋势变化。本次调查于2012年8月进行,共征集26184名18-32岁青年网友的意见,其中参与调查的男性比例为69.6%,女性30.4%。
青年人社交“十人圈半径”
你可能没听过CSer(couchsurfer,沙发客),也没有《恋爱假期》中两位女主角网上相遇然后互换场所去对方城市旅行度假的经历。但你一定有过饭桌社交经验,遇到过外出活动熟人扎堆的情景。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中国人平均每人参加的社交活动仅有一种,并且活动参与度较低,而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OK成为社交三宝。2005年的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有46.4%的人参加过“聚餐”(《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编制)。
从社交规模看,国人一直在社交这件事上显得有点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的数据显示,接近一半(46.5%)“最近一个月新结识的人数”为0,近三成是一个月结识新朋友数少于3人。2006年、2011年的研究同样发现,中国人的亲密朋友主要集中在同事、同学和发小等近圈,很少扩展到外圈;而亲密朋友圈子超过80%的亲密朋友是同性。
移动互联的今天,交流貌似变得更容易,每天有大量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社交工具被创新和下载应用。然而,人们是否因网络真的扩大了朋友圈?社交网站个人主页上、微博上关注的好友成百上千、粉丝一大片,是摆设还是真聊?
数据显示,对于青年群体来讲,绝大多数沟通方式都逃不过“十人圈”。
红得发紫的社交网站,人们日常保持的沟通人数比例绝大多数在10人及以下的范围(70.5%),同样类似的还有论坛(71.7%)。
看来社交网站把世界变平了,却没把人际交往半径变短。
使用电子邮件,估计多数中国人也不习惯,日常通过电子邮件与人沟通超过10人的比例不足2成。
有趣的是,以小企鹅为代表的即时通讯聊天工具(QQ、MSN等)威力十足,有37.5%的青年人表示,日常通过聊天工具与人沟通的范围在50人以上。
玩游戏、阅微博、看视频进入网络生活榜三甲
曾经有外国机构的调查显示,在全球13个国家的网民中,中国人上网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是看视频,无论是看视频的时间、比例还是设备,都位居全球之冠。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公众的网络活动习惯,我们选出了20个人们上网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数据显示,在青年人的线上生活内容榜上,“在线玩游戏”(33.1%)博得头筹,“阅读或评论他人的博客/微博”(30.6%)居榜眼,而探花则由“在线看视频”(27.6%)夺得。
回复 231926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抗“疫”,悦达家纺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多渠道开展营销活动
疫情当下,众多家纺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投入到抗“疫”的激战中来,悦达家纺作为国内知名品牌,走在了行业的前沿,悦达家...
打破淡季营销困局
一家中小型家纺公司,销售淡旺季明显,年复一年的波动性营销轨迹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小的羁绊,如何才能改变这种“半年够吃半年饿肚...
品牌,你过节了吗?
网络上轰轰烈烈的造节运动还在继续。京东“6·18”大促首轮数据公布,6月18日全天下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100%。去年6...
如何让展会营销达到预期效果
对于一个计划开拓地区市场或者全国市场的行业企业来说,参展可以较快的提升知名度、获得新客户,起到迅速推广市场的作用。然而,...
营销的价值在于激发用户的购买欲
购买力是伪命题,购买欲才是王道在市场营销中,关于购买力与购买欲的谈论研究已经深入人心了,人人都希望找到那些既有购买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