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志愿者精神到现代企业管理
2013-12-30
从志愿者精神到志愿者行为
作为当代商业社会发展的核心命题,人们为什么而工作一直被众多研究者不断提及。综上所述,利益驱动往往会适得其反,而充分发挥志愿者精神,却有释放无穷力量的可能。但另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是长期的利益增长,如果志愿者过多会不会阻碍公司的发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把志愿者精神和志愿者行为区分开来。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曾有名言:我真正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学得来的。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行为,自己学来的知识一定都是自己想学的。
同样的,当员工把一件事情当作任务时,他多多少少都会对完成这件事有所抵触,而化解这种抵触的方法无外乎两种:用评估的手段强迫员工;用利益的诱惑激励员工。“但这两种手段有一个共同的弊端,员工在用脑子而不是用心去做事。无论是恐惧还是贪婪,员工在工作时都处在一种追求结果的算计行为中,在这种状态下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发挥全力的。”明智思达总经理朱宏说。
“当你真正想要做某件事的时候,谁都拦不住。最近我再次翻看了王阳明的《传习录》,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是真正的知道,包括知道方法、背景、与周遭事物的关联、乐趣等等。”
朱宏进一步对《中国新时代》记者说,“当你真正知道的时候,你不可能不去做,这就是所谓的‘知到疾处即是行,行到疾处即是知’,本质上两者并不对立。翻看历史也不难发现,很多行业成功者均是长期从事过该项工作的人,真知一定出真行,真行也一定会出真知。”“有钱难买我乐意”正是所谓的现代志愿者精神,进而我们甚至可以说,志愿者精神某种程度上就是游戏精神。
相对于朱宏从传统经典中学到的,陈川在实践中领悟了更多。以前的他,曾是凤凰卫视的首席记者,几年前自己下海创业,开办了一家中医药公司。他说,“我们有个项目,发展得特别好,员工满意度也很高,这是一个民间中医的青年培训计划。”
在采访中,陈川向记者详细描述了该项目。“我们在陕西发现了一个当地很有名的中医名叫孙曼之,很多人都希望跟他学医。于是公司通过考试,筛选资质好的贫困生去学习,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但最后有趣的是,没有一个人申请资助,孙曼之也没有向学生们收取任何费用,他只规定他的学生学成后,每年必须有固定时间去做义诊。”陈川的公司为了组织这个活动,员工几乎要每天加班,假期甚至远赴陕西工作,虽然很多工作都是义务的,但员工的工作动能却最强。
他告诉记者,以前他曾在凤凰卫视做媒体运营的工作,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凤凰卫视给的工资不多,但很多出来的人却都能在其他电视台独当一面。他觉得,也许凤凰卫视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让员工做他真正想做的事。陈川甚至认为,中国的电视节目之所以做不好,根本原因在于所有节目创意自上而下,而不是从某一人的某个点子中散发出来的。而网络节目之所以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很多节目都是自发原创的。
志愿者精神的本质
当然,志愿者精神如果要能为管理者带来真正的利益,则必须把它落地,并使其具体化。例如,有的公司积极推行鼓励志愿者的相关政策,并让一把手带头参加活动;有的公司实行“志愿服务带薪休假”制度;而另一些则为员工开展志愿活动提供资金和信息支持等等。“当然,像渣打银行建立的全球性志愿者平台iVolunteer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朱宏说。根据渣打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个全球员工调查数据显示,74%的员工表示自己非常喜欢公司的志愿者平台,并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如今,成功的管理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管理者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激励多少人成为公司的志愿者。在这种语境下,志愿者精神终于慢慢脱离了慈善的外壳,成为了一个经济概念。网络经济其实就是志愿者经济,在网络上开放应用或建立平台,很大程度也是能聚拢无数匿名的志愿者,所以在管理学上,志愿者精神又被称为零成本隐性雇佣。
“在商业社会中,不论是一个公司或一个产业,真正好的管理者都要能够洞察员工真正的需求,并把自己的需求跟他结合起来。这样公司就既拥有了志愿者,又不是自以为是的人。”朱宏认为,一个组织需要一个统一的路径,员工的动机虽然不一定是公司的动机,但人们之所以想帮助管理者,却是因为他自己想帮助。渐渐地,利他为利己的原则在商业社会中形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价值,而如何把个人的动力和公司的动力融合,把个人的目标和公司的目标统一,则时刻考验着管理者的综合能力。
回复 265310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九种最重要的领导力
管理者该如何做好授权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即,在向员工授权时,既定义好相关工作的权限范围,给予员工足够...
品牌,你够个性么?
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种联想。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主动或被动得到的讯息并非不足,而是过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联想的同质化...
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在这个无处不品牌的时代,无印良品却在“淡化品牌”。“简单”、“纯朴”、“禅意美学”。品牌悖论的背后,却赢得了无数拥趸。好...
解读纺服业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业提出“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口号,这充分体现渠道建设、服务终端的重要性。服装企业如何做好渠道规划、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