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开店成本披露:电商渠道红利终结
这是一个业内人士对天猫开店成本的大盘点,很值的一看,此前有不少微创新总裁营的学员也反思说,现在电商渠道的成本跟线下的成本并不低。可以说,现在电商渠道的红利时代终结,是社交红利时代的开始,是产品这个基本面的回归
这是一个业内人士对天猫开店成本的大盘点,很值的一看,此前有不少微创新总裁营的学员也反思说,现在电商渠道的成本跟线下的成本并不低。可以说,现在电商渠道的红利时代终结,是社交红利时代的开始,是产品这个基本面的回归:
1、可怕的成本。20元出厂价的产品,以3倍的价60元卖出去,结果也只能是亏本。百分之90%的天猫商家都是如此,疲于奔命。
2、电商的本质是复购率。如果你的复购率够高,相当于巨大的免费流量。拼复购率,就是拼产品和用户体验。
3、未来是点对点的革命,用户和商家直接交易。文中的疑问,很致命:电商的定义,不仅是淘宝式的电商。归根结底,互联网的信息流直通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我们还要一个专门的购物“平台”“万能的淘宝”才能找到商品干嘛?
来源:清华电商同学会
淘宝卖家闹事,为何闹事?根源其实是成本。
有的人做了3、4年电商,还弄不明白“成本”里包含哪几项。就像央视打星巴克咖啡,以为出厂价20元拿到手的产品,只要卖上40元,自己就赚了一倍。事实上,在今天,如果你在“天猫”开店经营,20元出厂价的产品,以3倍的价60元卖出去,结果也只能是亏本。
一、一般的商家
举个例子,我来帮大家做个测算,其实“成本”不止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整个销售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的费用,最基础的来说,“成本”一共包括6大项:
1、产品成本(比如20元);
2、包装成本(内包装,外包装,吊牌,售后卡,包装耗材,比如是5元);
3、物流成本(仓储,快递,比如是12元,这里要说明,卖家说这不是“成本”,可以不包邮啊。但同学,对消费者购物过程而言,包邮不包邮,都是一次性支付,包邮的物流费用包含在其中,不包邮的消费者得加上快递费后一并付款,人家只要掏出多少钱都算一次消费?管你包还是不包自己的说法?所以快递是“硬成本”);
4、天猫扣点(平均扣点4%,60元销售价计算,是2.4元);
5、税收(就算平均8%吧,不要提网店不交税了,天猫店铺对应企业银行账户,不是私人的银行卡,所有交易一分钱的税都少不掉,那就是4.8元);
6、拍摄和制作费用(快消品尤其很高,还要模拍,以单件产品SKU上架看,需要拍摄,修图和后期制作等,算少点3%吧,所以是1.8元);
好了,上面6项成本,加起来是45.4元,占60元销售价的75.7%,而且是水涨船高,是销售的硬支出,不可能降得下来。
那么就是说,一件出厂价为20元的商品,在天猫卖出去60元,硬成本就占了75%以上,剩下的毛利为25%左右,是15元。
那么问问,你赚到了钱吗?
可怜的是,除了上面的“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更可怕,而可变成本分三项:
1、人工成本,就是说你要花钱养团队做电商,做天猫的成本,算少点6个人吧(运营,设计,客服,库管...),由于是天猫是公司化运作,员工的工资外,养老保险,办公支出全摊上,在杭州不会低于7500元/人,那么每个月就是4.5万元。如果按上述“乘3倍销售”,你的店铺每月销售50万元,人工成本为9%。然而事实上,一般商家,人工成本能控制在15%之内的,就很不错了。
2、广告成本,广告成本就是推广,卖流量,这是电商作为互联网产业,必不可少的支出,一般而言,广告的推广成本最少不低于销售额的12-15%。
超过20%也正常。按上述商品成交价60元为客单价计算,每月销售50万元,需要销售出8333件商品,每天需要销售277件。如果天猫平均转化率为2%,每天需要引入UV(人)数为13850人,假定广告占每日引入流量(UV数)的20%,那么推广需要引入2770人,在淘宝,营销主要通过直通车,钻石展位,促销工具(比如聚划算),假定平均花费1元引入1个用户,那么每天需要花费2770元(其实远远不够),那么一个月需要花费广告83100元,占50万月销售额的16%。
这两项相加,控制得好的情况下,约占销售额的22%-30%。
这就是说,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全贴进去了,没钱赚,或者最多打平……慢着,你真的没亏本吗?
还没完,要做生意,需要多少钱,库存得备多少货?还有资金链和库存的成本是多少呢?
继续,按上面,假定月均销售50万,则一年为600万元的总销售额。
按一年4季分解如下(假定平均售出率为80%):
1季度销售60万,需资金约36万,剩7万库存成本
2季度销售100万,需资金约60万,剩12万库存成本
3季度销售140万,需资金约84万,剩16万库存成本
4季度销售300万,需资金约180万,剩36万库存成本
加起来,一年做600万的生意,需要资金量在200万-250万之间。
在传统行业,如果投资回报率低于15%,那么这个生意还是不做的好:因为每年CPI如果上涨10%,你投入的200万,需要220万才会不贬值。
然后,上述固定成本加可变成本已经基本全开销掉,没钱可赚了,这里还多出来资金量和库存需要花的钱,这不亏得都底朝天了吗?
好吧,这就是“一般来说”的商家在天猫的经营逻辑,我敢肯定的告诉你:百分之90%的天猫商家都是如此,疲于奔命。
那么还有不一样的吗?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天猫"双十一"家纺/服装/家具等热销排名
11月12日凌晨,天猫2014年"双十一"大促终于落下帷幕。今年"双十一"支付宝的总成交金额达到571亿元,无线端成交占...
“腾百万”做电商:“玩淘宝”还是“乌托邦”
2014年8月29日,万达、百度、腾讯在深圳宣布共同出资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子商务公司,进军电商市场。腾讯有人,百度把这...
亚马逊入华十年:沉睡巨人的崛起
十年之前,亚马逊以一个“卖书的”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并迅速扩张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核心业务。从最长的河流到最短的域名,现如今...
世界杯营销 电商能做什么?
6月注定是属于世界杯的。即使是时差大大不利于中国上班一族,世界杯话题仍然成为圈里群里的必备问候语。职场上最接地气的段子应...
家纺要上线渠道管控是关键
家纺要上线,问题的根源在于,电子商务已经走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现在它必须被纳入到正规的渠道管理体系里面去。这是接下来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