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纺企业:传承财富不如传承价值观
2014-1-16
1.余杭家纺产业协会会长、众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林山:
“余杭家纺业一定会代代传承下去,并且一代比一代做得更好。”
2013年,余杭家纺产业协会年会的主题片是“传承和超越”,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如今余杭家纺业的第一代创业者们正逐渐老去,企业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延续的问题。子女接班的话题,已经被摆放在企业的面前。
2.原杭州纺织装饰公司总经理、杭州银星纺织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锡楚:
“接班人首先要了解这个行业的每一道工序,起码要明白生产流程。”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老一代的余杭装饰布企业家们,文化水平都比较低;而到了第二代接班人这一代,基本都是80后。新时代对这批年轻人有了新要求,行业形式也与上一辈完全不一样,不能够马马虎虎,简单地认为只会卖个布就能解决问题,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3.杭州恒生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松夫:
“对于年轻的创二代来讲,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勤奋。”
从中国传统思想来看,老一辈辛辛苦苦打拼出的事业,肯定是要传给子女的,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子女不争气或者能力有限,那么我认为传承并不是个好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将企业交给优秀的、有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则是最理想的选择。
4.杭州宏生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俞洪生:
“对于创二代的接班问题,我更尊重子女自己的意愿。”
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是靠一些机遇和国家政策才办成了现在的企业。算是在对的时代,做了对的事情。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如今,市场的变化与竞争不断加剧,作为老一辈创业者,我们的知识面和精力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年轻的一代则不同,他们有文化、接受能力快。因此,我要让子女自己去闯,不能觉得靠父母的积蓄就可以高枕无忧,无事可做。让他们把我们现在的生产型企业变成创造型企业,做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品牌,今后成为百年企业。
5.杭州碧雅布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洪祥
“下一代要接班,必须要对做布感兴趣,自己愿意做才行,不感兴趣是做不好的。”
公司现在的职业经理人是我们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他刚来公司的时候,还只是个高中毕业生,我培养了他10年,现在将公司的销售和生产都交给他管理,我很放心。
我从1975年开始进入布艺行业,从最初的乡镇企业做到了现在的布艺公司,除非死了,要不然我会一直做下去。我培养的职业经理人会得到与职位相应的待遇,这要比他自己办个小厂子强。我认为选接班人要自己挑,选好了就要支持他、信任他,要不然他会缩手缩脚,做不好事情。
对于女儿自己创业不愿意接班,最初我还是有点想法的,但现在来看,比起我做布艺投资大、收益小,她的事业更有前途。所以,我开始支持她,如今她工厂一年的收益要比我高许多。
6.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理 杨颖凡
“要把企业继续传承下去,我觉得需要一定的创新,创新和传承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接班人,我觉得“传承”与“超越”两者并不矛盾,现在我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多了解父辈们是怎么创业的,以及学习如何管理企业。以后,不管是继续在众望或是自己有一份事业,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
我认为,目前国内经理人的素质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有些模式可能在西方行得通,如把家族企业交给CEO来管理,但在中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被人们接受。
说到传承,与父辈那种吃苦耐劳、勤奋的拼搏精神相比,我还有所欠缺。父亲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公司,而且基本天天都上班。换做我,就没办法一周7天都奉献给公司。在这方面,可能这辈子我都无法超越他。
7.杭州宏生纺织有限公司经理 俞鹏飞
“我觉得与老一辈相比,我们的不足或者说差距在于承受压力的能力。”
我们拥有父辈积累的财富和人脉,这是我们的资源,而这个资源必须通过你的正确认识及运用,才能真正拥有。我觉得与老一辈相比,我们的不足或者说差距在于承受压力的能力。比如说,父辈们是白手起家,所以他的资源全是他自己所创造的,虽然与他们相比,我们的起点高了,但压力也更大。在这个起点上,我们这个年龄段所要创造的东西还达不到标准,在拿到庞大资金优势的同时,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8.杭州菲摩斯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刚
“在父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东西。”
9.杭州伊利奥纺织有限公司经理 马建国
“所有的创一代们都有着同我父亲一样的创业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新生代去传承和学习的。”
以我的父亲为例,在他创业的几十年中,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是早上第一个到工厂,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我相信,从我父亲身上所体现出的是上一辈创业者的缩影。所有的创一代们都有着同我父亲一样的创业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新生代去传承和学习的。同时,我父亲也是一个很民主的人,他不会让我们完全按照他的思维走,只要他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就会接受。当然,我也很尊重父亲的决定,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共同商讨做出决定。
家纺业是一个传统行业,除了面临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外,还要饱受国际压力,如美元贬值、次贷危机等。我认为想要突破这些困难,首先要引进先进设备,淘汰旧机器,使我们的企业可以生产一些其他工厂不能生产的优质产品,这样才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10.杭州布言布语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盛泽平
“与父辈的时代相比,很多机会或者说是机遇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些差异化发展的途径。”
11.七格格创始人、CEO 曹青
“如果把‘传承’的意义再扩大化一点,我认为我们这一代更重要的是传承父辈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3年的“双11”,“七格格”一天就销售了3千万元,这远远超过了我父辈的业绩。电商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作为互联网企业,“七格格”的爆发力比较强。
我父亲非常支持我的电商事业。最初,我们只有一到两个麻袋的发货量,在向父亲介绍了行业运作流程后,他觉得非常有趣,还亲自过来看我们是怎样发货的,这也为后来直接从工厂里提拔培养的“老人”,打下了基础。
我经营“七格格”品牌已经5年了,随着公司的发展,很多部门既有“空降兵”,也有从基层一步一步做上来的“元老”。在提拔员工的问题上,我更倾向于公司内部培养的人才,因为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及匹配度最高。虽然“空降兵”有很好的职业背景,但并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发展。
对于想要创业的新生代们,我建议首先积累经验,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抗压能力。我认为从基层做到管理岗位,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对于“创二代”来说,继承父业最基本、最关键的素质要求是敬业。我们公司一直流传一句话,“敬业大于专业”。
如果把“传承”的意义再扩大化一点,我认为我们这一代更重要的是传承父辈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深深地烙在我们的骨子里,这样“创二代”才会真正的成功。
“余杭家纺业一定会代代传承下去,并且一代比一代做得更好。”
2013年,余杭家纺产业协会年会的主题片是“传承和超越”,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如今余杭家纺业的第一代创业者们正逐渐老去,企业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延续的问题。子女接班的话题,已经被摆放在企业的面前。
2.原杭州纺织装饰公司总经理、杭州银星纺织装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锡楚:
“接班人首先要了解这个行业的每一道工序,起码要明白生产流程。”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老一代的余杭装饰布企业家们,文化水平都比较低;而到了第二代接班人这一代,基本都是80后。新时代对这批年轻人有了新要求,行业形式也与上一辈完全不一样,不能够马马虎虎,简单地认为只会卖个布就能解决问题,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3.杭州恒生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松夫:
“对于年轻的创二代来讲,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勤奋。”
从中国传统思想来看,老一辈辛辛苦苦打拼出的事业,肯定是要传给子女的,这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传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如果子女不争气或者能力有限,那么我认为传承并不是个好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将企业交给优秀的、有责任心的职业经理人,则是最理想的选择。
4.杭州宏生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俞洪生:
“对于创二代的接班问题,我更尊重子女自己的意愿。”
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一代人是靠一些机遇和国家政策才办成了现在的企业。算是在对的时代,做了对的事情。不过到目前为止,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如今,市场的变化与竞争不断加剧,作为老一辈创业者,我们的知识面和精力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年轻的一代则不同,他们有文化、接受能力快。因此,我要让子女自己去闯,不能觉得靠父母的积蓄就可以高枕无忧,无事可做。让他们把我们现在的生产型企业变成创造型企业,做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品牌,今后成为百年企业。
5.杭州碧雅布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曹洪祥
“下一代要接班,必须要对做布感兴趣,自己愿意做才行,不感兴趣是做不好的。”
公司现在的职业经理人是我们企业自己培养出来的。他刚来公司的时候,还只是个高中毕业生,我培养了他10年,现在将公司的销售和生产都交给他管理,我很放心。
我从1975年开始进入布艺行业,从最初的乡镇企业做到了现在的布艺公司,除非死了,要不然我会一直做下去。我培养的职业经理人会得到与职位相应的待遇,这要比他自己办个小厂子强。我认为选接班人要自己挑,选好了就要支持他、信任他,要不然他会缩手缩脚,做不好事情。
对于女儿自己创业不愿意接班,最初我还是有点想法的,但现在来看,比起我做布艺投资大、收益小,她的事业更有前途。所以,我开始支持她,如今她工厂一年的收益要比我高许多。
6.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理 杨颖凡
“要把企业继续传承下去,我觉得需要一定的创新,创新和传承是相辅相成的。”
作为接班人,我觉得“传承”与“超越”两者并不矛盾,现在我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心态,多了解父辈们是怎么创业的,以及学习如何管理企业。以后,不管是继续在众望或是自己有一份事业,我觉得还是顺其自然。
我认为,目前国内经理人的素质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比还有一定差距,有些模式可能在西方行得通,如把家族企业交给CEO来管理,但在中国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被人们接受。
说到传承,与父辈那种吃苦耐劳、勤奋的拼搏精神相比,我还有所欠缺。父亲每天早上7点半就到公司,而且基本天天都上班。换做我,就没办法一周7天都奉献给公司。在这方面,可能这辈子我都无法超越他。
7.杭州宏生纺织有限公司经理 俞鹏飞
“我觉得与老一辈相比,我们的不足或者说差距在于承受压力的能力。”
我们拥有父辈积累的财富和人脉,这是我们的资源,而这个资源必须通过你的正确认识及运用,才能真正拥有。我觉得与老一辈相比,我们的不足或者说差距在于承受压力的能力。比如说,父辈们是白手起家,所以他的资源全是他自己所创造的,虽然与他们相比,我们的起点高了,但压力也更大。在这个起点上,我们这个年龄段所要创造的东西还达不到标准,在拿到庞大资金优势的同时,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8.杭州菲摩斯纺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曹刚
“在父辈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东西。”
9.杭州伊利奥纺织有限公司经理 马建国
“所有的创一代们都有着同我父亲一样的创业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新生代去传承和学习的。”
以我的父亲为例,在他创业的几十年中,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是早上第一个到工厂,晚上最后一个离开。我相信,从我父亲身上所体现出的是上一辈创业者的缩影。所有的创一代们都有着同我父亲一样的创业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新生代去传承和学习的。同时,我父亲也是一个很民主的人,他不会让我们完全按照他的思维走,只要他认为我的想法是对的,就会接受。当然,我也很尊重父亲的决定,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共同商讨做出决定。
家纺业是一个传统行业,除了面临招工难、用工贵等问题外,还要饱受国际压力,如美元贬值、次贷危机等。我认为想要突破这些困难,首先要引进先进设备,淘汰旧机器,使我们的企业可以生产一些其他工厂不能生产的优质产品,这样才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10.杭州布言布语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 盛泽平
“与父辈的时代相比,很多机会或者说是机遇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我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些差异化发展的途径。”
11.七格格创始人、CEO 曹青
“如果把‘传承’的意义再扩大化一点,我认为我们这一代更重要的是传承父辈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013年的“双11”,“七格格”一天就销售了3千万元,这远远超过了我父辈的业绩。电商是一个新发展起来的行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作为互联网企业,“七格格”的爆发力比较强。
我父亲非常支持我的电商事业。最初,我们只有一到两个麻袋的发货量,在向父亲介绍了行业运作流程后,他觉得非常有趣,还亲自过来看我们是怎样发货的,这也为后来直接从工厂里提拔培养的“老人”,打下了基础。
我经营“七格格”品牌已经5年了,随着公司的发展,很多部门既有“空降兵”,也有从基层一步一步做上来的“元老”。在提拔员工的问题上,我更倾向于公司内部培养的人才,因为他们对公司的忠诚度及匹配度最高。虽然“空降兵”有很好的职业背景,但并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发展。
对于想要创业的新生代们,我建议首先积累经验,从基层做起,锻炼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抗压能力。我认为从基层做到管理岗位,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对于“创二代”来说,继承父业最基本、最关键的素质要求是敬业。我们公司一直流传一句话,“敬业大于专业”。
如果把“传承”的意义再扩大化一点,我认为我们这一代更重要的是传承父辈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把这种精神深深地烙在我们的骨子里,这样“创二代”才会真正的成功。
回复 266042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紫罗兰加盟商王振寨的生意经
三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他用短短的三年开创了一生漫长辉煌的事业,与紫罗兰携手并肩,在福州,遍洒芬芳,虽然紫罗兰品牌在福州...
家纺加盟 如何挑选加盟品牌
加盟品牌家纺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会让创业者少走很多弯路。在加盟品牌家纺事,选择一个优秀的...
馨而乐加盟商王方:用快乐经营
2011年9月,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馨而乐家纺终于在我的宜宾开业了,截至12月31日在短短五个月时间,我们累积实现了...
凡语家纺加盟商专访
她,是个非常诚实的商人,用一颗最真挚善良的心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也许在很多消费者的眼里,商人总是处于“奸”的位置上,因此...
2012选择加盟品牌要注意什么?
目前,形形色色的连锁加盟项目层出不穷。“投资5千元轻松做老板”、“惊喜项目一天赚1万”、“年薪百万诚邀加盟”……面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