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员的角色去管理
2013-12-28
某公司从成立以来,始终奉行这样的原则:“员工与顾客都是企业的上帝,企业应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员工应对产品质量高度负责”。其管理制度明确表示,管理层就是服务层,管理者就是服务员。管理者对员工的服务内容包括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工作的胜任能力,帮助树立正确观念和先进思想,引导员工积极健康发展,提供一切可能的学习条件。基于这样的观念,十几年来该公司的利润始终保持稳步增长,不仅得到了客户的好评,而且在行业内享有很高的赞誉。
本案例中的企业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好的成绩和发展势头?管理者就是服务员的观念是否行得通?看到这个案例的人都感到匪夷所思,不禁会提出这样的疑虑。如果人们能够从管理的本质和目的来认识管理,心头的疑惑就会迎刃而解。
管理就是服务,以服务员的角色去管理,是做好管理的基本观念,是做好管理的最佳战略,是做好管理的最高境界,亦是五行管理学的精髓之一。为什么是这样呢?伟大领袖毛泽东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后来发展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无论是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农业管理还是其他各种管理,虽然管理的领域不同,但管理权都来自于人民,归根结底是为服务社会、为实现绝大部分人的利益而管理,所以我国各种组织管理的本质都是服务,简而言之,管理就是服务。以企业管理为例,再进一步认识管理就是服务的本质。有人认为,企业是一种营利组织,尤其是民营企业归私人所有,好像与服务搭不上关系。其实不然,企业管理者的劳动直接服务企业员工,企业员工直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从而使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求。所以说企业服务社会,企业管理者直接为员工服务,间接为社会服务。
以服务员的角色去管理究竟有哪些好处?对社会和国家来说,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对组织本身来说,有利于调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融洽,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对职工个人来说,有利于自身知识和技能的进一步提升,有利于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所以,管理就是用“心”去服务,优秀的行业往往拥有一支以“全心全意服务”为宗旨的管理队伍。任何组织都要适应新的时代,参与新的竞争,就必须解放思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以服务员的角色去管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管理者要达到这种境界,成为现代组织的优秀管理者,同样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并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切实做到为职工服务,使团队成员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更多的服务
回复 265231 到 家纺网 微信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随时随地看,还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哦。
热点资讯
热点图文
九种最重要的领导力
管理者该如何做好授权呢?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权力和责任的统一。即,在向员工授权时,既定义好相关工作的权限范围,给予员工足够...
品牌,你够个性么?
简而言之,品牌就是一种联想。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主动或被动得到的讯息并非不足,而是过量。那么,品牌信息或联想的同质化...
无印良品的美学启示
在这个无处不品牌的时代,无印良品却在“淡化品牌”。“简单”、“纯朴”、“禅意美学”。品牌悖论的背后,却赢得了无数拥趸。好...
解读纺服业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
很久以前各行各业提出“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口号,这充分体现渠道建设、服务终端的重要性。服装企业如何做好渠道规划、控制...